第七百二十八章 密辛(1 / 2)

女子似乎也觉察到杨帆的心态,咯咯一笑:

说着,她双眸闪闪发亮的盯着杨帆,缓缓说道:

杨帆皱着眉头,有些难以置信。

女子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杨帆顿了顿,又补充道:

证明了墨家思想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

说着,杨帆把脑中后世对墨家的评价和记载一一道了出来。

听到杨帆如同背诵文献一般把墨家的一些信息说出来,女子眼睛都瞪大了,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自从先秦以后,墨家就已经归隐山林,远走海外岛屿。

却没想到杨帆这样一个年轻人居然会对墨家有如此多的了解。

虽然其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是道听途说,但能够了解这么多,足以说明杨帆有特别的关注墨家。

此刻,女子有些犹豫了。

她不知道今天来找杨帆到底是福是祸。

看到女子犹豫不定的样子,杨帆并不着急,反而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品茗。

半晌后,女子神色不明的看了杨帆一眼后,说道:

学派,先秦时期的百家学派其实几乎都发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的祭司……只是后来的道家和墨家继承了更多的传承……」

通过女子的讲述,杨帆对百家的起源有了一定的认知。

原来,上古时候,神明是世人畏惧敬重的存在。

三皇五帝时期,为了与天上的神仙有联系,于是帝王通过祭祀的方式进行沟通。

而祭司则是与天庭沟通的神职人员,属于除帝王以外独一档的存在。

随着朝代更迭,祭司内部也演变出了百家学派。

墨家与道门则继承了大部分的传承。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这些懂得修炼的神职人员扰乱国家秩序。

于是乎,秦始皇铸造了十二金人镇压天地间的灵气,导致环境越来越不适合炼气士的生存。

环境的变化,再加上时间的推移,练气士越来越少,神职人员更是早已成为传说中的人物。

这也导致练气士很快消失在历史舞台中。

而得到一部分追求长生的祭司不得不远离中原寻求适合的地方修炼,这也导致炼气士几乎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留在中原之中的,其实只是一些研究器械、丹药之类的墨门子弟罢了!

反倒是

那些跳大神的祭祀人员,凭着传承,成为帝王祈福、祭祀的司职人员……反倒站稳了脚跟,也就是所谓的道门。

听到女子的讲述,杨帆震惊不已。

没想到真正的墨家与道家有这样的渊源。

据前世史书记载,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按照杨帆的理解,其实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代表的其实就是手工工业者的动手派和理论派。

而邓陵氏之墨则是代表着追求长生的炼气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游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