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碧霄走了下来,向陈宛音福了福身,恭敬地说,“侯爷的信,娘娘可是日日盼着。”陈宛音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份信,递给碧霄。“娘娘万福金安。臣在边境一切都好,娘娘勿念。近日边境似又出现异象,不知是否会再起战事。过些日子是娘娘生辰,臣备了礼物,到时会请人奉上。”碧霄从信封中又摸出一张纸“妹妹亲启:妹妹生辰快乐!哥哥可能不能回来陪你过生日了,礼物已经在路上了,希望妹妹喜欢。宛音来的信中说,娘娘在宫中很好,还时常唤她进宫。还请娘娘多多调教。哥哥陈和”皇后笑着对陈宛音说,“哥哥总是这样幽默,还让我好好调教你和言儿呢。”“在父亲眼里,我还是个孩子呢。”“哈哈。”在场的人都笑了。用过午膳,陈宛音向皇上皇后行了礼,告辞出宫。走出宫门,看见的却不是靖北侯府的马车。大大的“轩”字在马车上方飘扬,这是轩国公府的马车轩国公府的先祖是开国功臣之一,就是当时的大将军顾渊,历代轩国公却走了文官的路,辅佐帝王,曾经还出了一任太傅,两任丞相。车旁,一个白衣少年斜倚在车旁。少年听到脚步声,蓦然回首,脸上的笑意一点一点晕染开,面如冠玉,清俊之至。陈宛音心中一动,眼前之人,初见之时,她就记在了心上,只是,两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或许他,从来没有认识过自己。她初见他时,正是桃香四溢的时候,她一席红衣似火,而他白衣胜雪,立于桥间。世人常言: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于是那时的她叫长安,而他,叫故里。城中微雨,到底淋湿了谁的回忆。她痴痴地等,等他挽袖落笔,画一幅只属于她和他的长安与故里。当回忆缘起,是谁在耳边轻声呢喃。忽闻桃花飘香,她于花前煮酒,点灯回眸之际,却道桃花百媚却不及他眉眼一分。她依旧是那袭红衣,一人,却再无她的白衣少年。微风拂面,方如梦初醒。这是轩国公嫡次子顾雨,太子伴读。少年的笑意更加明显,“这位便是靖北侯府大小姐吧,久仰大名。”说完,就转身上了马车。陈宛音呆呆地立在原地。“小姐?”明霜疑惑的看向陈宛音。“嗯?我没事。”“小姐,方才那位公子是?”“没事,不用管。”回到靖北侯府,天色已经不早了。“小姐,太夫人等着你呢。”兰溪轻轻地说。“好,我现在过去。”“宛音向祖母请安。”“今日去娘娘那儿,如何啊?”“娘娘身体安康,还说过些日子要回府小住呢。”“好啊,好。听说今日边疆又起战事,不知你父亲有否准备。”“父亲聪慧之至,又怎会惊慌?请祖母放心。”回到庭汐院,陈宛音磨好墨,在纸上绘下一位少年的背影。纸上的少年长身玉立,回眸间,眼里似是有星辰。陈宛音淡淡地笑了。轩国公府顾雨:“方才的陈小姐就是当初所见之人,慕川,去查一查她是什么身份。”顾雨的小厮慕川点了点头,“是。”这是少爷第三次命人去查陈小姐的身份了,慕川心里满是疑惑。“少爷,属下已经查过了,陈小姐是靖北侯府唯一的嫡出小姐,乃皇后娘娘的侄女,听说患有心疾。”“心疾?以前没有听人提起过啊。”“回少爷,这算是靖北侯府的秘闻了,知道的人并不多,属下还是买通了靖北侯府的一个老婆子才知道的。”“行,我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