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这个焊工技术非常好,只是。。。她是个女同志,还带着四个孩子。”焦敏有些汗颜地说道。“焦科长说的是梁拉娣梁师傅吗?”坐在陈旭身旁的丁秋楠一直很安静地吃东西,听完焦敏的介绍抬起头问道。“对对对,丁大夫对咱们机修厂熟悉,肯定认识梁拉娣,这梁拉娣的技术不比男人差,工作尽心尽职,年年都是厂里的先进。”焦敏笑着回答道。丁秋楠看了陈旭一眼,欲言又止。在机修厂时就听说这梁拉娣的风评不太好,据说有作风问题。那个当妻子的也不愿意自己老公成天和这样一个女人共事呀。“梁拉娣的风评确实不太好,不过,我敢保证,她绝对没有厂里传的那么邪乎。她的为人还是非常正派的,她也是没办法,都是为了孩子,不然,那个女人会不珍惜自己的名声?”焦敏看丁秋楠的表情,明白她的顾虑,赶紧替梁拉娣解释道。一般的借调,其实让谁去都无所谓,最多借调个半年,终究还是要回来的。为啥焦敏极力推荐梁拉娣了?因为这次的借调和一般的借调有点不同,轧钢厂的这次筹建养猪场有部里的批文,也就是说这个养猪场是带编制的,意味着可以招大量正式职工,梁拉娣借调过去,如果表现的好,有很大的可能性留在轧钢厂。机修厂和轧钢厂虽说离得近,又在一个系统内,轧钢厂的待遇可比机修厂的待遇强太多了。要是有机会,机修厂的职工都想调到轧钢厂去。这次碰到这么好的机会,焦敏就想替梁拉娣争取争取。“请问梁师傅的几个孩子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陈旭笑着问道。这个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现在差别可就太大了!要是城市户口,孩子每个月也是有定量粮食的,每个月都会发定量的粮票。可农村户口是没有定量粮食的。“她男人虽然是农村户口,但梁拉娣是城市户口,生的孩子都随她,所以她那四个孩子也都是城市户口。”焦敏急忙回答道。“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再说吧。”陈旭想了想说道。陈旭确实有心帮梁拉娣一把,可困难着实不小。还好梁拉娣的孩子都是城市户口,如果是农村户口,陈旭就不打算趟这摊浑水,难度系数太高了。即使是城市户口,麻烦事也不少,但至少还有可操作性。梁拉娣不像是南易,孤家寡人,一个调令就搞定了。要想把她弄进轧钢厂问题就复杂了,光是她那四个孩子就是个大问题。南易在四九城有老宅子,挺大的一个四合院以前都是南易家的,现在就只剩下两间屋了,其他的都被政府分配给其他居民了。不管咋说,人家南易总有地方住不是?要是梁拉娣一个人到好说,单位有单身宿舍,安置她一个人完全没问题,可她那四个孩子咋办?单身宿舍可不够她一家五口人住的。“何主任,你们轧钢厂建养猪场,不是需要有经验的养猪人才吗?我这里也想冒昧地向您推荐一个人。”刘科长给陈旭倒了杯酒,笑着说道。“哦,是谁呀?”陈旭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就是今天刘厂长给您介绍的那个农民兄弟崔大可。您别看他是个没啥文化的农民,可这人聪明,脑子活,会来事。就是因为看中了他这一点,厂里才留下他当临时工。而且这个崔大可养猪确实有两下子,他在十天内把一头二百五十斤的大肥猪,养到了二百五十六斤八两。”刘科长笑着介绍道。刚才崔大可把他从老家带出来的最后一点“土特产”送到刘科长办公室了,刘科长拿人手短,不得不卖力向陈旭推销呀。“这崔大可还有养猪的本事?倒我们养猪场需要的人才。这样吧,今天下午四点前他能到我办公室,我就给他这次机会。”陈旭笑着说道。“谢谢何主任给我这个面子,谢谢何主任肯给崔大可这次机会,我先干为敬!您随意。”刘科长大喜,端起酒杯一口闷了下去。这次来机修厂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在陈旭这只蝴蝶翅膀的煽动下,改变了不少人的人生境遇。丁秋楠、南易、大毛等人都避免了人生中要历经的一些磨难。由于借调南易的缘故,轧钢厂给机修厂送了半头猪肉,延续了小壮的生命,避免了大毛割小壮尾巴的事情发生,也避免了大毛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吃完饭后,陈旭一行人就坐车回去。丁秋楠明天就去学校报到,不需要上班,因此先把她送回四合院,然后再回厂。陈旭坐在办公室等着崔大可自己送货上门,相信崔大可一定会在下午四点之前来。果然,三点半左右,陈旭听到门外的敲门声。进来的人就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崔大可。“何主任,我没来晚吧?”崔大可脸上笑的像朵花一样,低头哈腰地谄笑着问道。“把门关上,坐下来喝杯水。”陈旭指指茶几上的杯子说道。“诶,谢谢何主任。”崔大可急忙关上门,半只屁股挨着沙发上,端着茶杯,一口气喝完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杯子放在茶几上。“你是怎么过来的?”陈旭笑着问道。“刘科长一告诉我,您要我来轧钢厂见您,我马上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崔大可急忙说道。“骑了大老远的自行车,你一定很累了,先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吧。”陈旭意有所指地说道。“那多不合适呀,我不累。。。”话没说完,崔大可一头栽倒在茶几上。 ,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自己送货上门(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