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拜访(1 / 1)

知宋事 九品莲台 1787 字 2022-10-26

(在有心人听来,这话说得很出格。上应天上星宿的,不是英雄就是帝王。德芳可是天家儿郎,虽然比起下面坐着的两位,因为年龄小而不起眼。德芳本人对这话可说是毫无感觉。他不喜欢眼前这人,是一种下意识的感觉,根源就来自崇简。他注意到,宗正哥哥也在注视着刘鋹,但眼里流露出的却是警惕,还有不屑。二人相处日久,德芳更是唯其马首是瞻,早就心有灵犀,此刻自然表现出对刘鋹的厌憎。刘鋹却毫无感觉,好像德芳讨厌的是另外的人,依然逡巡着喋喋不休。“请你闭上尊嘴,不要在这里放……任自己的嘴巴。”德芳打断了对方。这话很奇怪,而且啰嗦重复。原因是有一次他和崇简讨论到很讨厌某人的话时,崇简说,自己很想告诉那人,请你闭上尊嘴,不要放屁。德芳一走神,差点就把原话端出来了。而那个某人,指的是赵小三。不过这话刘鋹一听,还是明白什么味儿。但他仅仅愣了一下,不等其他人有所反应,就自己转圜过来了。“殿下真是幽默,说话也如此清新,与众不同。那个,小臣就不打搅官家、娘娘和殿下了,小臣退下。”说罢,若无其事地退回自己的座位。不一会儿,就和座中的显要们应付裕如,先前的事像没有发生过。崇简看着这一切,暗自佩服这人的情绪管控能力。有些人或许天生就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宴会后,第二天,崇简没有进宫,而是少有地主动出门社交。随着年龄渐长,崇简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随意出入宫禁。毕竟,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德昭已经出阁,不再居住在宫里。哪怕自赵二以下没人说什么,但他每次进宫,都开始严格按照程序报备,而且除了赵二召见,就只到德芳那里,尽自己陪读的责任。半师半友,就是他们的真实关系。此外,最多就是到尚宫局走走,见见做女官的故人。就连宋皇后,他也从未单独觐见过。经历后世人性考验的崇简,觉得自己应该防微杜渐。既然目标是星辰大海,就不能被眼前的苟且拖累,更不能被暗中嫉妒的眼睛窥视出破绽。不社交,也是为了不留拉帮结派的印象。这是宋初,官家还很强势,臣下私结朋党没有好果子吃。但今天,他却主动前去拜访一个人。这人虽有官邸在汴梁,却任着外官,因为攻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市舶使,兼任岭南道转运使。这人自然是潘美。最近,他正在以后世金庸、古龙的笔法,重写杨家将的故事。尽管原书中的朝代、真名悉数隐去,但对原来那个潘太师的厌恶却无法压抑得住。最后他决定暂时投笔打住,先抄袭抄袭三国故事。故事中的人、事、物都在眼前晃动,太影响自己的基本判断力了。搞得他现在来拜访个人,都要做许久的心理建设。而潘美这边,面对天子近臣,哪怕是刚立战功的开国名将,也丝毫不敢怠慢。一接名刺,郑重其事地开中门迎接,双方分宾主坐定,献过茶后,崇简表明自己特意上门祝贺。当然,也是顺便澄清一下传言。潘美一听,尽管诧异,但也不以为意,心想自己刚立大功,又没有行差踏错的地方,就是诬告也不怕。“听说大人俘获刘鋹后,一路优待着护送进京。可有此事?”崇简不动声色地问道。“啊?奉官家指令,把他押送进京是事实。哪里有什么特别的优待?”潘美心中没来由地一跳,一叠连声反问。哼哼,那么急着否认干什么?否认就是心中有鬼,心中有鬼就一定有猫腻,有猫腻就是实有其事。谙熟后世无厘头逻辑的崇简,在心中都把对方的后路堵死了。当然,这话不能直接说出口,但自有许多请君入瓮的法子。“就有人说了,刘鋹贪婪残暴,在南汉敛聚了大量不义之财,但上缴回京的并不多啊。这财富到哪里去了呢?不巧得很啊,在下在宫中行走,都听到了许多传言。”崇简慢条斯理地说道,每句话在潘美听来,如同一把把飞刀嗖嗖飞来,扎向心窝。“这是哪个嚼烂舌根的混蛋胡乱编排?南汉投降前,刘鋹手下就开始洗劫出逃,广州城破,军民人等又趁乱劫掠,刘鋹能够献出的金银珠宝、布帛钱粮自然就少得多。这有什么奇怪的,西蜀灭国时,不也是这样的情景?”潘美连连解释,甚至把后蜀拉出来对比。尽管知道眼前的新贵原是旧蜀降臣,也顾不得避嫌了。同时他也知道,官家对缴获一切要归公看得很紧,原因还是跟北伐有关。据悉,官家在宫中的内府库,专门设立了封桩库,主要收缴攻灭诸国的金银财帛。这些库藏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专门设置,平时不能挪用。官家在下一盘大棋,自然就显得小气。自己不解释清楚,就会成为妨碍这盘大局的弃子。“可是,怎么听说这些东西大多进了潘大人囊中啊?”崇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怎么可能?”潘美气急败坏,一时竟说不出多的话,只是下意识攥紧了拳头。“那要不然,为何潘大人会无缘无故替人说好话?”作为后世特种兵,崇简并未被武将的拳头镇住。原来如此!潘美一阵泄气。这是宫中哪位对刘鋹不满,只是让这个宠臣来传递个话?那要这样,还真不能随便发火。关键是要搞清官家的态度,还有哪些皇室中人与此事有牵连。先前德芳小皇子对待刘鋹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这,宗正大人,我与那刘鋹素不相识,这一次征伐南汉,与之还有破国灭家之恨,之所以在宴席上为其说话,不过是想以后大家要同殿为臣,有必要缓和一下关系。”潘美连忙解释。“原来潘大人只是为了缓和关系,先一步示好。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啊,所以宫中才有那样的传言。”察言观色的崇简再次强调来自宫中的传言。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