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流亡者涅槃重生 016章 魔王召对路西法(2 / 2)

搏秦 尚泉简烹悠 1557 字 2022-11-04

应该如何回复嬴政的表面陈述式的紧要发问呢?卫缭依旧没有拿定主意,不过这不意味着他没有资格在自己预见过的意外中发愣。时间继续凝固着,秦王身上匍匐着的汗热已沁入到卫缭的七窍,后者猛然醒悟过来:为何不能反问秦王,套出对方知道的所有消息呢?自己值守咸阳,却不曾听闻任何前线传来的确切情报,当自己被匆忙召来时,路上曾设想过的所有情况皆不是当下的意外——机变竟然不在他国出兵,反而发生在邯郸城内!

谁能想到这种情况?在王翦亲自将兵猛攻出城墙缺隙的情况下,赵王迁就那么受郭开一党的蛊惑,吓尿裤子阵前投了降,以至于邯郸巷战并未开打,占据着一面城门,全邯郸就归属了秦国;又是不经过战乱残酷蹂躏的锅,连最成熟稳重的王老将军布防,硬生生逃出了部分宗室与大臣,守兵还是因为破防邯郸而掉以轻心了。

此时嬴政张开三角轮廓的双眼,对利益被动摇的不悦明显涌射向卫缭,后者连忙回问道:“大王何时收此消息?可知其人确切逃亡何处去?”嬴政按捺住再度积聚起的怒火回答到:“前线报迟,本欲追及亡人而后报将功补过,未及搜索,竟致逃遁难捕。代郡边兵骁骑难料,阻挠甚力,北地郡所出义渠骑兵不若代骑悍勇,加之追兵人困马乏,一连数却,路线入代无疑,亡去百许人。王翦力压诸将异议,无准上报,前日接报后,邯郸驻军星夜传达来雍,城中不知。”说罢仰天长叹,又追问卫缭:“寡人视国尉何止如肱骨,如朕智囊枢机,特召汝来离宫商议,如何不闻国尉高见?早则明后日,晚不过五日,满朝皆知此事,到时秦国何以应此变乱?”

卫缭知悉具体事宜,反而放下心来,不由赞许起赵国的栋梁之材,竟然还有干才高士能保持殊死搏斗之志向、机敏猾狡之行动。看来关东诸国,并不全是韩王国那样好拿捏的软柿子,既然有这样勇武的反抗力量,那么自己被秦王长期看重效用,也不必发愁过深了~这世道,未来如何,当真难说得很呢。

“臣以为,王上今可高枕无忧矣!”卫缭故意卖个关子,吊足秦王的胃口,又不及对方发言,继续补充道:“如今之难,不在于如何应对咸阳城中大喜过望的民众后续的失落;也不在于如何平复朝廷大臣纷乱嘈杂的争议;更不在于如何捂住赵属地‘节外生枝的变乱’消息禁止燕齐楚魏四国的细作将之送到本国。而依旧在于邯郸城当下的安抚工作。依臣意,既然王驾不宣而返,不如明日再度潜行,秘至邯郸布署行动。常言道‘闻之不若见之’,致令逃亡何缘由,当由王上明鉴见;赵属地郡县或徇降于燕、齐,事犹待机而动,当亲往督定,见微知著,何况逃其王公贵族甚众,诸将迟疑自拟决,有违秦制!若王驾幸邯郸,政令须臾而下,处置必不见遗憾;最是其要者,其人逃而不往燕、齐,王上何故?”卫缭对嬴政会心一笑,后者登时心领神会。

“若依国尉所言,畏燕、齐俱不纳而遣其遗亡之人于我秦?故此出其亡代之策,非是坚意抗我,反为不得已而为之?”嬴政恍然大悟,气色也不在充血激动。

“王上所言,甚是其理。今代兵之拒,是不闻邯郸降否,巡兵自以为计事,小人谨守其职而已,若使知大人尽降,殊有斗志?遣一使者而尽纳其地,我大军在赵转圜无敌,兵锋之锐,孰敢相撄?”卫缭满意地正色道,直了直身子,今天的话题,算是扳回了主动权。<!--over--><div id=center_tip><!--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