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有功必赏(1 / 1)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第三百四十二章有功必赏李孟羲听鲁犁声音,似乎有些沙哑,觉得奇怪。“鲁犁,你是不舒服吗?”李孟羲关切的问。“俺感觉不得劲,刚从军医那里回来,喝了药,好点了。”鲁犁声音沙哑的说着。在义军之中,除了刘备关羽,李孟羲最熟悉的人,就是鲁犁他们了。部下生病了,李孟羲很担心。“鲁犁,头伸过来了。”李孟羲说。鲁犁茫然。又不会拿板砖拍你,怕个甚。李孟羲又说了两遍,鲁犁才把头伸了过来。李孟羲踮起脚,去摸鲁犁的额头。果然,鲁犁的额头稍微有点烫。发烧了。李孟羲关切的问,“鲁犁,田卜给你开药了吗?”“开了。”鲁犁点头,“俺喝了三大碗。”李孟羲眉头微皱,“……你有问喝的什么药吗?”“俺问了,田卜说放的甘草。”李孟羲内心一个卧槽没喊出来。甘草汤,就是白开水来着。李孟羲知道田卜的往白开水里放甘草是干啥的,直接让人喝白开水,别人会感觉糊弄,稍微放点药,去瞧病的人就会感觉很有效果。为的就是个心理作用。鲁犁也就是说,在田卜那里,只喝了三大碗白开水回来的。甘草在治其他病时,有一定效果,但在治疗发热时,药效几乎没有。“喝甘草水怎么成,一会儿,你再去让田卜给你看下。”李孟羲隐晦的交代到。鲁犁因为喝了那么多热水,这会儿正冒汗,鲁犁挠头,看着李孟羲,“田卜有给俺开别的药啊,他给俺切了牛角……”“是犀角吧?”李孟羲点了点头。军医好像很喜欢用犀牛角切成片之后治疗发热,田卜是觉得犀牛角治发热很好用。想来,田卜和鲁犁这两人这么熟,一个是匠营副官,一个是回天营副官,这俩人关系挺好,鲁犁病了,田卜大概不会见死不救的。大概是田卜觉得不严重,才让鲁犁喝那么几大碗水的。李孟羲注意到,鲁犁身上衣服稍微单薄,便问鲁犁,可有厚衣服。“还有一件。”还有一件,如果还是麻布衣,那万一下雪了,再添一件薄麻衣也不够御寒的。本以为,木工营因为能挣粮食啥的,物资啥的应该不会缺。没想到,实际情况是,木工营的确不缺吃的,但是,除此以外,好像衣物啥的,一次也没有给过。敢情,那么努力干活的木匠营,连衣服都不够,跟普通民夫比,衣物强不到哪里去。李孟羲抽了抽鼻子,“鲁犁,你跟柳氏说,布织出来,先别做背带了,让她把布留着吧。我有用。”李孟羲交代。军中现在有织机,还有生产粗麻布的能力,尽管,生产速度慢极了。李孟羲随口一问,“鲁犁,咱营里,有几个织机了?”“仨。”鲁犁回答。噫,一段时间没过问过织机的事,竟然从一辆织机,变成了三辆。李孟羲好奇,便过去看。在木工营地一角。三辆织机挤在一块放着,李孟羲过来的时候,三个妇人正忙碌的穿梭引线的织布。三个妇人,其中一个就是柳氏,其余两人,李孟羲也眼熟,是妇孺营的妇人。李孟羲到来时,妇人们抬头,憨厚的朝李孟羲笑了一下,然后继续低头继续织布。李孟羲突然想起了,这段时间都忘了织机这一茬了。本来是,只有柳氏一人,织出一匹布,耗时两三日,需支给柳氏粮食一斤。但是,不知何时,织机竟做好三架了,然后有别的妇人来帮忙也来织布。也不知她们帮忙多久了,也不来要粮食,李孟羲觉得对之不住。过去问了下,“姨姨,你们织好布,记得跟鲁犁说,然后到我这儿来领粮食。”“呀,要啥粮食!”一个农妇阿姨笑着,手下不停,“俺们妇人闲着没事干,能帮上手织点布,也能帮上点忙不是。”农妇的想法很简单,义军仁义,这么久,光吃人家的,也不干活,多不好意思。再说,人要是闲了,就想找点活儿干,织布对闲着无事的农妇们来说,也是娱乐。李孟羲再一细问,才知,好多人都想来织布的,织布机少,大家换着来的。意外之喜,好像不用给粮食,就有好多人抢着想织布来打发时间。这个念头浮现了一瞬间之后,就被李孟羲排除了脑海。之所以织布给粮,不是为了省那么一点粮,而是为了促进生产。李孟羲于是又问,问这段时间,这俩织机,都织出多少布了。鲁犁答,一个织出四匹布,一个织出两匹。一匹布织成的时间,所需工时是两天至三天,按工时来算,也就是,一匹布,应付粮一斤。一个织机织出四匹布,一个织机织出两匹,共计六匹布。也就是,需拿六斤粮出来。李孟羲见过鲁犁,让鲁犁跟着,回去拿粮。鲁犁等于是工具人,等于是一个比较清楚汉代度量衡的工具人。李孟羲不知道一斤大致该怎么拿,鲁犁大概手捧一下约莫就大致会是一斤左右。在生活技能方面,李孟羲跟汉末人鲁犁没得比。李孟羲的车上,便放着半袋粮,鲁犁也拿着个小的粮袋,然后,李孟羲就让鲁犁拿够六斤粮。在李孟羲看来,鲁犁就直接拿手捧,一捧一捧的捧了好几次,然后,再掂量掂量,觉得重量还不怎么对,李孟羲就见鲁犁又拿出去了几撮小米,再稍稍掂量了一下,鲁犁就说够了。怎么着,这手感这么强的,能感知到十几g重量的误差的吗。有功必要有赏。李孟羲和鲁犁拿着六斤小米,再回到木匠营,把小米给帮着织布的农妇,就说这些是这些天来,帮着织布的酬劳。农妇阿姨就没想要粮,推脱不要,李孟羲给几次都不要。看场面僵持不下,鲁犁和已经习惯织好布领粮的柳氏都帮着劝,这才让农妇把粮收下了。李孟羲说,“两个姨姨,你们回去,就把粮,给帮忙织布的姨姨们都分分,别落了人,也莫要因为分不好,起了争吵。”两个农妇闹了个脸红,说都一把年纪了,哪能让人看笑话。\t\t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