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通往震旦 复旦的推荐信(2 / 2)

回到过去当学阀 蛰雷 1111 字 2023-04-24

始作俑者程诺无奈的笑笑,沏上一壶茶给几人倒上:“慢慢喝,小心烫,你这有点慢性咽炎的样子,更不能喝烫茶,若是不然,到时候不仅呼吸道受不了,食道更是承受不住。”

平复过来的杨济川只好点头称是:“谢谢程教授。”

再分出去两杯,程诺问道:“怎么样,在这里参观有没有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对你们后面造飞机有帮助吗,如果有大不大?”

巴玉藻捧着茶杯说道:“虽然跟美国的寇蒂斯相比,工厂规模上还差一些,但能看出来大家都很有干劲,做起事来有条不紊,这点很不容易,让我们学到不少管理经验,对我们后面造飞机很有帮助,并且很大。”

王助看朋友说话太直,赶紧补充道:“其实在造飞机上,大家都是刚刚起步,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听刚才带我们参观的叶大哥说,咱们还有扩建的计划,加上已经拥有的厂房,实际规模上就是跟波音公司相比,至少也是不分伯仲。

同时咱们的用人数量更多,虽然咱们工人的待遇,在上海滩已经排的上号,但实际用人成本跟美国相比,还是少上很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

巴玉藻眉头轻皱,刚端起的茶杯直接放回桌上,看着杨济川郑重说道:“杨厂长,虽然咱们员工工资与福利待遇非常不错,但作为科学院的同志,必须提醒你的是,咱们潜在的问题非常大,尤其是用人这一块。”

王助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蕴华,我相信这一点杨厂长肯定自己知道,不用我们这些外人指点。”

“王先生此言差矣,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还真的想听听巴先生有什么发现,这边也好及时改正。”杨济川笑着摇摇头,抿了一口茶后说道:“大家都是同志,有问题及时提出来,也好查漏补缺,更好的进步。”

巴玉藻拍掌叫快:“我就说嘛,一看到杨厂长就觉得有眼缘,如今看来绝对没错,那我直接说了。杨厂长,未来无论是华生电器制造厂还是电气研究所二处,想长远发展,必须提高高学历技术人才的比例。

以你们未来的目标上海电力公司为例,拥有大量技术水准相当高的人才,这在中国电气界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内中等电厂担任厂长或总工程师的技术人员,都愿意来上电当一个六七级的本地聘员。”

往外看了一眼,看到外面没多少工人留意这边后,巴玉藻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职工分类比较简陋,工资等级制度没有搭建,很难提高员工的地位和荣誉感。”

话已至此,王助在心里为朋友擦了一把冷汗,也跟着说道:“工潮的冲击,不得不防。”

听完这一些话,杨济川的脸上要慎重许多:“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程诺站出来主持局面,微笑道:“有些问题在快速发展阶段,繁荣之下是暴露不出来的,如今被人指出来了挺好,刚好我跟私立大同大学和震旦大学有些联系,过段时间我给你们牵个线搭个桥,厂子可以趁着扩建的机会,补充些年轻血液,也挺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