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冯去疾的回话。
始皇帝还是没有反应,又看向了王贲,问道:“王贲,说说看?”
王贲抬头,摇头道:“末将愚钝,不擅长政事,若攻城略地,末将自当谋定而动。”
兵解制他倒是赞同。
可问题是一次性四个究极问题,他,不敢回答。
左右询问。
见一个个都避而不答。
始皇帝眉头一皱,将嬴城长篇大论足有万字的万世四策传了下去,并道:“都看看!”
“今日议事,屏蔽四周,言论自由,诸位皆为朕之肱骨,但说无妨。”
说罢。
始皇帝顿了顿,继续道:“朕先来说说吧!”
“第一个,废都,设陪佑都制!”
“对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此制度的确要优于定都制,其一,之所以要穷四极之地,根本还是朝廷鞭长莫及,无法对遥远的疆域进行有效之约束。”
“其二,经过数百年的沉积,关中之地其实已经形成了勋贵遍地,过度拥挤的局面,甚至于,就连土地也是,四目所极之地,皆有所归属。
但是,只要略走天下,不难发现,其实人口胜多之场面仅关中一地,除了关中,还有很多很多之土地处于荒废之状态。
甚至有大片田地,甚至还无人开垦,究其原因,是因为经济和人口中心位于咸阳,自以咸阳为中心,形成由密至疏之场景。”
“其三,诸如江东乱局,虽然目前已经平定,但保不准项氏一族去而复返继续祸乱江东,蒙武之能力,甚至朝廷派遣治世能才前往,也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深耕,才能彻底令江东安定下来。
但倘若将朝堂军政中心迁至江东之地,不出三年,江东便是下一个关中。”
“其四,地方官员权力过盛而胡作非为,甚至不乏阳奉阴违的情况,朝廷为了真实的了解这些,派遣大量的直属中央的官员巡查四方,而如若朝堂随行,走一地自可安定一地。身处关中对江东的治理鞭长莫及,但身处江东对关中的治理却可得心应手。”
“其五,其实朕自一统天下来,巡视天下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在咸阳的时间,算上这次五次巡视,朕建立了北方防线,安定了燕赵之地,筹建了济北粮仓,组建了千余战船巡视江河湖海,接手数十座铜矿,发现七座大型盐池,斩杀千余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时对祸乱地方的勋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并迁徙了六国贵族前来关中,这是为何呢?
朕在巡视中也有所感,派遣巡路使,巡域使等官员,朝廷并不会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这些官员,而这些官员仅仅携带三五人,虽有巡视之权力,却也受各方掣肘,无法彻查巡视,一去三五年,成效却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所携带巡视人员太少,所巡视事物非常之多。”
“但是,朕所行,兵马齐全,更有内侍,各级朝堂官员,罗网等情报调查,所行之处,不用地方官员提供调查,朕自可调查,对各方了如指掌。”
“朕所行,不仅仅是朕一人,而是一张横向的巨型渔网,忠奸朕自可辨认。”
安静。
这下不止众多重臣安静了下来。
即便是嬴城也安静了下来。
都没有想到。
始皇帝竟然赞同陪佑都制。
“但是!”却是此时,始皇帝摇了摇头:“劳师动众!”
“朕所出行,每行一次耗费五十万钟粮草,而这还是朕精简出行之因,若是让整个朝廷一统随行,其中所耗费之重,很难维持。”
“再者,朕虽巡视,但朝堂之上依旧留有总领政事官员,来处理天下大事,虽有请示,但随着朕距离咸阳越远,此政务处理也变得亢长,极为不便。
可倘若陪佑都制,在迁徙之中,天下政务如何处理,这少则一月,多则三月半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