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是禁止任何人擅自靠近的,想要突破烽火台的防御就必须是内部动手。
而现在。
有人抓住了烽火传信的疏漏,点燃烽火,假传军情,行疲敌之策。
一次,两次,乃至三次,四次,军情传递就会懈怠。
一旦等到敌人真正来临的时候,反而会贻误军情。
“传九卿各府,太尉府议事!”
“派遣斥候沿着烽火查探敌情!”
嬴城沉声道。
他不知道敌人会从什么地方出现。
但以这样的方式疲惫军情传递,他相信,敌人正在漫长而不为人知的地方,在靠近着关中。
“这,每一次烽火误燃,都要全力探查,那我军会疲于奔波。”王戍忍不住犹豫的道。
“三烽齐燃,必有紧急军情,太尉府难道已经未卜先知,确定此次三烽齐燃,是误燃?”嬴城沉声道。
王戍一顿,心底微沉,道:“末将遵命。”
再一次。
王戍派遣斥候向着北地郡查探而去。
而同样。
整个咸阳北边诸城,陷入了短暂的慌乱之中。
九卿府府令齐聚太尉府。
等待着斥候的探查结果。
从烽火点燃的那一刻开始。
沿途各烽火,各城池,各驻守营,均会第一时间前往烽火点燃方向探查。
但这依旧,等到有结果,还是到了子夜时分。
“靖边烽火台吗?”
嬴城虽然心中隐隐中已经知晓,这同样是一次烽火误燃的情况,但还是忍不住的心情沉重,他从来没有想过,危机会以这样的方式降临。
这一次次的点燃烽火,将会对整个秦国的军情传信造成难以想象的打击。
而敌人,还不知道会从什么方向,突然出现,对关中进行致命一击。
但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摆了摆手道:“各自散去吧!”
“这!”面对如此局面,众臣见嬴城没有提出解决之法,张少公忍不住的道:“诸位将军,监国,微臣虽然不懂军事,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倘若这作乱之人,每日都以死间之局,每日一燃。”
“那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倒不如,暂行军令,烽火所燃,先确定军情真假,再点燃烽火,如此,也不至于令将士疲于奔命。”
张少公的话令众将面色难堪,却集体沉默了下来。
烽火台出了如此大的事情,他们却没有应对之法,实为太尉府的耻辱。
“倘若真有敌情,那该如何?”嬴城摇了摇头道:“疲于奔命事小,贻误军机事大,一旦有大乱兴起,沿途无数烽火台,一一确定军情真假,如此,烽火台存在的意义便没有了,还不如快马传信。”
“我更不相信,我大秦的将士,都是死间,驻守烽火台的将士,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将士,更是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之人,出现一两个已是罕见之事,我大秦将士,岂能任由这些乱臣贼子渗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