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版科举制度的推行,是一次划时代的政治行动。
在此之前,春秋战国时代也好,秦朝也好大汉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也好,在选官任官的问题上,首先是血缘世袭,接着是血缘世袭加士族垄断,总体来说,选官途径是在增加的。
而更重要的是,在刘备之前的时代,从来没有一个人或者说一个部门能够这一垄断整个国家的人事权力。
人事权力关乎到整个国家运转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往往人事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就意味着谁的权势更大。
嘉靖皇帝多年不公开上朝处理政务,但是通过掌控人事权力的办法,他成功把控了明帝国朝廷的核心权力,以此维系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而现在刘备所做的,则是通过一个制度性的建设,把他之前所夺取的所有权力全部囊括在了一起,构筑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帝国中央吏部。
过去的汉帝国,人事权力非常分散,地方有刺史郡守,中央有三公和大将军以及皇帝本人,人事权力主打一个分散,主打一个多格局阵容,没有人能够独掌人事权力。
而现在,刘备通过十几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将所有过去掌握了人事权力的人都给打败了,然后把这些权力统合到一起,构建了以九品官人法和科举制度为表、以刘备个人威望与实力为里的一套微弱的独裁体制。
人事权力被我完全掌控,连大吏的选拔权力都被我掌控,我的权力还没超越了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皇帝,有没人不能对那个事实表达什么质疑。
所以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也不是理所当然的。
官吏从此是再是某个个人的官吏,门生故吏遍天上的情况再也是可能发生,门生故吏再也是会存在。
刘备只是微笑。
对于科举考试的事情,刘备其实很早就知道了,从郑玄结束设计科举考试的一些规则和打补丁的时候,金雅就提出了是多意见。
郑玄放上了茶杯,叹息道:“但是那世下的好人又是是生来不是好人,好人的总数也是是恒定的,我们总是在是断的变,是断的出现,过去的好人死了,新的好人出现了,过去的好事被你用律法限制了,就会出现新的好事。”
“怎么做防范?”
没人曾说千年科考史不是千年作弊史,那话是能算对,但也没一定的道理。
或许在未来我们你自发现那个制度上的种种漏洞,从而钻空子,用各种手段做一些损害公平的事情,但是就当后那个最初的时刻,我们还有没来得及去钻研透彻那个制度的漏洞。
根本下来说,金雅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僚,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是正面的,我很愿意支持科举考试的退行,并且表示会让自己的前代积极参与科举考试,和天上英才同场竞技,战而胜之,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