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落井下石(2 / 2)

薄瑾年拱了拱手,道:“回父皇,大理寺昨夜确实发生了盗窃案,被劫走的犯人已经救回,因此,对于本案并无影响。”

薄瑾年面对着朝堂上似乎要吃人的大臣们,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这反而让一开始就急于跳脚的太子显得更低一等。

薄瑾年说完,将头转向了太子:“昨夜大理寺的事情是发生了子时,除了大理寺的人,并无人知晓,就连我这个主审官都才向父皇禀报,不知太子是如何知道的?”

这一问,言外之意十分明显,这事要不是太子安排的,他能不知道吗?

太子言辞闪烁,目光躲闪:“本宫,本宫也是今早上朝的路上听说的,昨晚那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没人知道嘛,听说昨晚大理寺可是火光冲天,热闹得很。”

“哦?”薄瑾年拖长了尾音,“没想到皇兄竟然知道得如此详细,犹如亲眼所见一般。”

这蠢太子竟然才发现进入了薄瑾年的圈套,再后悔已经来不及。

庆帝唯有扶额,他实在是怀疑这样的蠢货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反倒是这个被自己冷落了多年的儿子,有勇有谋,越看是越喜欢。

反而是看那个不成器的太子薄弈,越看越生气。

要不是当初看在他母妃的身份,他也不会立薄弈为太子。现在想来,真的是不能让庆国的江山断送在自己的手里。

薄弈的总总表现,庆帝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是碍于面子,不好点破而已。

“本宫怎么可能亲眼所见,本宫只不过是听闻而已,东宫距离大理寺如此远,秦王你说话可不能血口喷人!”太子反击道,他总算是找回了一点理智。

不过他此时的表现已经让不少站队的大臣寒心了。

跟着这样一个窝囊废的太子,他们真的能将他辅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他真的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吗?这个问题都在大臣们的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再敢为太子发言。

太子只得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舅舅,也就是国舅爷,御史台大人齐渊。

齐渊只是很铁不成钢,不过毕竟是自己妹子所生,自己的亲外甥,不能不帮。

“禀圣上,既然秦王所说无影响,那就请秦王将那宋思远带上来,空口无凭。”齐渊道。

太子看自己舅舅发言了,心中也稳了些。

但是齐渊始终没有看一眼自己的这个外甥。

齐渊现在也算是明白了,这个外甥是保不住了,看来自己只能寻求其他的人选。

薄瑾年道:“启禀父皇,此人已经在殿外等候,现在便可带上来,父皇一问便清楚。”

随着一声通传,宋思远便被带到大殿上来。

原本这只不过是一桩在大理寺便可以审的案子,此时却因为太子的一通搅和,变成了殿审。

这个规格,那可是万万不同的。

齐渊气得,直瞪眼。

“好,宋思远,既然你已经到了此处,你有什么冤屈你大可说来,你若真是冤枉,大庆国定还你一个公道!”庆帝道。

“小人遵旨,谢主隆恩。”宋思远道。

在这期间,薄瑾年又将一个灰蓝色的包裹呈上,“请父皇先行过目。”

太子见到那个包裹,突然脸色惨白,汗涔涔的直发抖。<!--over--><div id=center_tip><!--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