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有什么能比抄家来钱更快的?(1 / 1)

(苏州沈家,十四世纪的全球首富家族。因为大富豪“沈万三”的传说,使得沈家名声大噪。如聚宝盆的传说,与朱元璋比赛修南京城墙的传说,发配云南的传说等。都是假的!沈家是存在,沈万三也存在,也的确是名动一时的首富。但沈万三,早死了!沈家的第三代家主沈汉杰,比朱元璋还要大八岁。沈万三是沈家的第二代,其年龄比朱元璋至少大五十岁!明代人莫旦撰写的《吴江志》里说张士诚占领吴会的时候沈万三早已经死了。按照时间推断,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沈万三至少已经死了十二个年头了。死人既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替他修城墙,也不必再担心被老朱抄家流放。而且大明立国时,沈万三的儿子沈荣已经六十二岁了,要是沈万三还活着,起码八十岁。云南是洪武十五年解放的。也就是说,假如沈万三还活着,他得将近一百岁,才会被流放云南。流放百岁老人,在尊老为本的中国历史上,等同于奇谈怪论。事实证明,沈家没有被抄家,一直在。沈家富甲天下,是通过垦殖而积累原始财富的。沈万三接着善于利用别人的金钱,并大胆地开展“国际贸易”,扩大资本。从而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家坐落在苏州城东南的周庄。当朱允熥一行抵达沈家大院时,却见沈家大门紧闭。府上管家说,家主等沈家族人皆不在。总而言之,全是下人,一个姓沈的管事的都没有!显然,沈家得知吴王到苏州,第一时间躲起来了。“看来,他们是铁了心的支持惠王了。”李志刚脸色凝重,这苏州府似乎铁板一块,不好下嘴啊!“回了!”几十里路,白跑一天,朱允熥内心带着气。长史李志刚上前安慰:“殿下,您不必灰心......”“我灰什么心?”“殿下可有想法?”“自然是有的。”朱允熥捏着缰绳:“皇爷爷让孤来筹钱,可没说怎么筹!”李志刚听出了几分意思,精神一振:“殿下您想怎么筹?”朱允熥道:“讨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是跪着求。”“二是站着要;”“三是坐着等人送!”“殿下,您想怎么讨?”李志刚感觉吴王已经想到了办法。朱允熥却道:“孤不讨。”“不讨?”朱允熥目中带着冷冽:“我抄家!”他一甩马鞭,策马奔腾:“有什么能比抄家来钱更快的?”李志刚愣在原地。说的也对哦,有权有势,直接查贪官、搞商人,这不比什么来钱快?......苏州城,万香楼。这是一座烧金窟。老鸨领着众姑娘满脸媚笑候在门边。一乘乘华丽的大轿喧赫而来。仆从们掀开轿帘,富商们一个个从轿中钻了出来。众姑娘们一声欢呼,纷纷奔向自己的相好,珠围翠绕,莺声聒耳。楼上富丽堂皇的大间。富商们皆已落座。唯有最上面的位置空着一人。姑娘们端茶倒水,入场服饰。众富商从袖筒中摸出一锭大银子,姑娘们眼睛都亮了。有的甚至掏出两锭。一个出手阔绰的富商笑道:“我宁愿把银子给婊子,也不给他吴王!”众人一阵欢笑。“说的在理。”一名姓赵的富商最会玩,他脾气极差。服侍他的姑娘手脚不麻利,便引起呵斥。“粗手粗脚的贱人!”说着,抄起一锭银子砸在姑娘身上。那姑娘吃痛,尖叫一声。赵姓富商又从银盒中取出一锭,狠狠砸在她身上。姑娘叫的声音更大了。富商又砸.......很快便砸出数百两银子。有姑娘看不下去了,纷纷挡在那挨砸的姑娘面前:“老爷别为难她了,为难我吧!”“为难我!为难我!”一众姑娘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让人插不上嘴。众富商又是一阵欢笑。“什么事笑的这般开心啊?”员外打扮的苏州知府张落踱了进来众商纷纷离座,拱揖到地:“见过府尊!”张落笑容可掬,双手虚按:“又不在府衙,在外咱们都是花友,诸位不必拘礼,都坐,都坐。”众富商坐了下来。两名姑娘轻挽着张知府的颈肩,又是捏肩,又是捶背的。张落轻轻拍着姑娘的手背:“我们商量点事,你们先都出去。”众姑娘故作不舍地离去,脸上都是戏。“诸位!”张落扫了众商人一眼,低声说道:“交给惠王殿下的钱都准备好了吗?”众商人应道:“早已备好!”“好!”张落点头:“都把银子集中到沈家,走水路运往中都。”明朝还没有银票,与官府交接皆以现银。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运往中都?直接运去京师不行吗?”“你傻呀,惠王殿下在中都,可能要去河南各地,银子不送到他手中,能安全吗?”“万一在京师被吴王的人截去,岂不糟了?”“对对对,安全为主!”“吴王那边怎么办?我可是听说,他今天去了沈家。”“我沈家不会支持他一個铜板的。”沈家代表的态度十分坚决。沈万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沈茂,一个叫沈旺。到了此时,沈家的中间力量是第四代,也就是沈万三的孙子辈。住在京师的沈庄,住在苏州城的沈至、沈彬等,住在周庄的沈玠、沈琼等。加上姻亲陆家、顾家等,沈家已经发展为一个体系庞大的家族。但在数年前,沈庄死在京师家中,年仅四十岁。沈庄曾因涉嫌牙商投机倒把下过狱,出狱后得病医治无效。说白了就是靠山倒了,遭到清算。所以沈家,非常注视政治投献。文官们都支持惠王朱允炆,所以沈家铁了心的跟上。“你说这吴王,怎么半天没动静了,是不是脸皮薄打退堂鼓了?”有人说笑着:“这才张嘴要一回,就不行了?”“他脸皮厚也没用,咱们就不给!”“他还是太年轻啊!”富商们有说有笑的。都知道吴王类朱皇帝,又有武勋撑腰。当面徐达、常遇春围困苏州城长达十个月,天天往城里扔炮弹,在座的富商们,小时候可没少遭罪!待明军攻下苏州城,各个家族又花了不少钱劳军,方才保住小命。这份恨,是刻骨铭心的。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