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疯狂搂银子(补更)(1 / 1)

(市舶司。主要职责是: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公验、公凭。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等违禁之物。还有人口买卖,也是禁止的。七大市舶司设立后。朱允熥思来想去,决定更改其归属。市舶司不再隶属当地布政司,改为直属詹事府。相当于东宫直管!之所以拿下市舶司,主要是收税。明朝的市舶司,废了又开,开了又废。说白了,朝廷收不到银子。一年下来才几万两,够做什么的?而宋元时期的市舶司,一年都能收上来上百万两银子,是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朱允熥参考宋元市舶司制度。船舶回港抵岸后,市舶司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将舶货抽分,也就是现场收税。珍贵货品列为细货,十取二。一般商品列为粗货,十五取二。比如一艘商船从西洋运来一船香料,共一万斤,市舶司直接扣下两千斤。剩下的八千斤商人可以运到全国各地自行售卖。除了抽分,还得另征收舶税。按照元朝时定的三十取一。对于来大明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要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如此一来,市舶司的收入将会很多。这么做,是为了加强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控制。进来什么东西,都得一清二楚。将市舶司并入詹事府,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朱允熥要向老朱证明,搂银子本太孙最擅长!您瞧好了就是!京师,龙江造船厂。皇太孙的仪仗至此。龙江造船厂,隶属工部龙江提举司,专门造海运船及战船等。向南十里路,还有个新江口造船厂,是大明最早的官办造船厂,隶属兵部管辖。龙江造船厂,是洪武十五年左右才建的。这一片,属济川卫防区,负责扼守京师水道。济川卫的前身是新江口营,有水兵一万两千人,战船四百艘。上自九江,下抵南通,凡盗贼及贩私盐者,悉令巡捕,兼以防倭。龙江船厂的规模很大。东抵护城河,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龙江船厂西连长江,有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船坞。大多船坞宽七十米左右,长五百米以上。所有大海船都是木质结构,中间多用铁钉固定,不经拉,只能选在靠江的地方建。刚进入船厂,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艘巨大的海船。见皇太孙仰头观看,负责船厂的提举司官员忙小跑过来介绍。“太孙殿下,此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高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三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朱允熥换算了下,大概长一百四十七米,宽六十米。都快赶上一艘小型航母了。在这个时代,这艘海船无疑是真正的巨无霸!一旁的马和激动地问:“这船能容纳多少人?”他知道,这次下西洋的重任,皇太孙将交给他来完成。船厂提举回道:“这种大型海船,可容纳千人。”说着,竟邀请皇太孙上船体验。传说中的郑和宝船......上去看看吧。朱允熥登上宝船。让他意外的是,里面生活设施齐全,不仅配备洗漱设施,还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又有仓库专门备有充足的食物。甚至可以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此番下西洋,船队除了宝船,还有其余四种类型的船舶。远洋运输的马船,用来装运战马。又有用来装运粮食的粮船。还有装载人员、货物的坐船。最多的莫过于战船,保驾护航,不服就干。“马和,你不要紧张,这次下西洋孤给你配两万人马,紧张的将是那帮番人。”朱允熥安慰道,随即叫来济川卫指挥佥事李彬。“到时候你们一起去,孤再给你们配备一批火器。”“......”马和与李彬相视一眼,心说皇太孙打算让我们去海外灭国?朱允熥从袖口掏出了一份地图。赫然是粗略的世界地图!“太孙殿下,这是?”马和只觉得有部分地方似曾相识,好像是大明周边。可西边长长的地方是哪里?还有大海中那么大一块岛?从未听说过啊!朱允熥随口胡编:“此乃孤梦中所见的天下全图,你此番下西洋,可以对照一二。”“天下全图?”马和一惊,世界竟有这般大?朱允熥询问:“对了,茫茫大海,你们打算用什么导航?”他从小就好奇这个事。马和道:“奴婢找了世代出海的船员打听,又查阅了各种书籍,打算用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导航。”说实话,朱允熥听都没听过。过洋牵星术是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是十四世纪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马和补充道:“奴婢觉得,白天用司南导航,夜间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朱允熥点了点头,又问:“船队若有数百艘船,在茫茫大海如何联系,尤其是晚上?”马和不假思索地回答:“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则以灯笼呼应。”“若遇到雾天下雨,奴婢以为可用铜锣和螺号联系。”朱允熥满意道:“看起来你准备充足。”“太孙殿下将此重任交给奴婢,奴婢三生有幸,务必做好。”…马和开始感恩。二人再度将目光投向朱允熥绘制的世界地图。马和指着马六甲一带说道:“奴婢打算先拿下三佛齐旧港,作为后勤补给基地。”“好谋略!眼光毒辣!”朱允熥赞道。历史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拿下了位于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岛的旧港,相当于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不久后,旧港宣慰司成立,成为大明在海外的一块“飞地”。大明水师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以之作为经营西洋的中转站。此次大明开海,朝廷将@精华书阁首发出海。下西洋的工作紧张筹备着,预计在两个月后可以出发。朱允熥如此重视,全因下一次西洋,船队会给朝廷带来巨额利润!在田培栋先生的《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中的统计。郑和下西洋带来巨额利润,仅黄金就有七十二万七千四百余两,白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万余两,还不包括奇珍异宝和香料实物价值。那些香料,从南面一众藩属国几钱一斤买来,回到大明转头就卖了几十两一斤。而七下西洋,一共才花费六百万两,赚钱赔钱一目了然。历史上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支持下西洋,是他知道这里面非常赚钱。他隔三差五的就带着十几万人马去漠北扫荡。打仗哪来的银子?主要靠下西洋赚的。毕竟江南的文官士绅都不鸟朱棣,想在经济上拿捏他。朱棣也不想张嘴找他们要钱,更不会被他们拿捏,干脆自己做起了生意。国库拿不出钱打仗?老子自己有钱!文官肯定反对啊,钱都被你皇室赚去了,亏的是朝廷的银子!朱允熥先收市舶司,再搞下西洋,行的也是先肥皇室的路子。只有攒下一定丰富的家底,才能肆无忌惮的进行对外战争。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