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中举的武人,前往军中历练,从头开始积累经验,如果运气足够好,天赋也行,从战斗中积累经验,完成蜕变,或许有望成为将才,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泯然众人。
其实熟悉这个过程,就能明白,为什么在武将这边,存在将门传承的问题。
毕竟家族经验传承,比起自己去悟,要方便轻松不少。
再有遇上了长时间的太平年月,也就未必有机会立功。
而且更加退后一步……谁又能保证,军功升迁是绝对公平的?
总而言之,在军中可以操作的地方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也太多了……这些模糊的地带,就是将门生存的沃土。
徐家也是将门,徐景昌太了解这里面的门道……然后他就很贴心给武学增加了算学课程,随后又增加了统计、绘图、语言、风俗、地理、天文……
不是没法量化吗?
这还不好办,增加数学课程不就行了。
然后张辅就傻眼了,字面意义上的彻底傻眼了。
兄弟张輗带回来的教材,他自以为手拿把掐,有什么啊?
我一个军中翘楚,还教不了你一个小娃娃?
然后张辅就遭到了当头棒喝。
教不了就是教不了。
这些东西他是真的不会,张辅最初也想不通,定国公这是存心折腾人?
可渐渐的,张辅明白过来,这些课程,将原本属于玄学范畴的兵法,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
比如计算粮草军械,多少人马出征,前出多远,在什么条件下作战……需要消耗多少粮草,要多少牲畜民夫,全都是可以计算的。
不光如此,有关地形的课程,只要学通了,就可以绘制地形图,选择列阵地点,根据地形排兵布阵。
这玩意绝对比都城里面,皇帝想出来的万全必胜大阵合理多了。
至于情报学的内容,更是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一句话,变成了一本厚厚的教材……而且作为锦衣卫大都督的徐景昌,亲自撰写了这门课程。
徐景昌在其中着重强调一点,情报这个东西,不是非要千辛万苦,取得的秘密信函,或者撬开柜子,取出来的机密消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根据摆在明面上的消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结论。
张辅就看到二弟每天忙得像个陀螺,转个不停……时常熬到后半夜,然后还要早起,丝毫不敢怠慢。
这哪是武学啊,简直比科举十年寒窗还可怕!
而辛苦的付出,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辅为了检查兄弟的本事,跟他进行过论战。结果大出预料,张辅居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