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彻底熟透了,才方便下山摘桃子。
对待南方如此,对待北疆,徐景昌的思路也差不多。
先拉着蒙古人做生意,从各个方面下手,最大限度削弱敌人,自家这边,做好准备……仗还是要打,但一定要等到万无一失的时候打。
“徐景昌,你这话朕是不太喜欢的。”朱棣干脆道:“朕是个武人,身为武人,万万不可等万事齐备,才能动武。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能打赢!朕和建文斗了四年,自始至终,朕都是以弱胜强,哪一战朕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可哪一战朕都赢了。”
徐景昌笑道:“陛下说的自然没错,但是您也不想敌人再来一次靖难吧?”
“再来靖难又如何?”朱棣眉头立起,傲然道:“朕一样会赢的。”
朱瞻基认真想了想,丝毫没有被皇爷爷的气势折服,反而很认真道:“再来一次靖难,您就是建文帝了。”
“你!”
朱棣大怒,看了看两边,“快把这小子按住,朕要打他的屁股!”
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扭头装作没看见,他们才不帮忙呢!
朱瞻基还振振有词,“皇爷爷,您现在是天子,坐拥九州,自来一次,靖难,可不是建文吗?我也没说错啊!”
“你以为朕舍不得打你是吧?”朱棣举起拳头,到底没下去手。
没法子,这个大孙子实在是心头肉,而且人家孩子也没说错。
靖难的时候,朱棣始终处于弱势,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冒险,自己上战场冲杀玩命,多少次死里逃生……
如今强弱之势逆转,朱棣变成那个最有优势的。
他现在需要做的,不是玩命拼杀,去抢夺胜利。
而是要小心谨慎,不犯错误,避免人家复制他的成功。
朱棣沉吟良久,突然切齿道:“说来说去,你们就是阻挠朕用兵!朕辛辛苦苦到了北平,冲破万难,结果你们就是不给朕用兵的机会,难道朕会输给阿鲁台那些人吗?荒唐!”
看着暴跳如雷的朱棣,徐景昌不得不承认,征北大将军的属性要封印不住了。
从应天到北平,朱棣就盼着能打一仗,结果徐景昌根本不给他用兵的机会。甚至往后北平的发展,也落到商业上面,武力只是个保证。
这让朱棣万分震怒,朕的一身本事,就没有用武之地吗?
“为何不让朕先打服了阿鲁台,灭了鞑靼,然后再谈贸易的事情?”
“不行!”
徐景昌和朱高煦几乎异口同声,“陛下(父皇)绝对不能用兵,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