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回 宁锦之战(十九)(1 / 1)

(勇健营入城后,被安排在城西的民房居住。众人睡了一觉醒来,纷纷拿出自己带的烙饼,准备掰开了吃。吴襄笑道:“崽子们,咱们今天吃点好的。”说着,让一队士兵把摆放整齐的铁饭盒用板车推着出来。大约十多个板车。大军出于急行的需要,没有带饭盒,这些饭盒是从哪里来的。“将军,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难道是从友军那里搞来的?”有士兵壮着胆子问道。“友军?”吴襄听罢哈哈大笑,“板车是的。至于吃的嘛,他们自己吃的都差,哪有好东西给我们。”项祚临附和道:“这是将军专门用马车运来的,怎么样?神奇吧。”众将士都一脸吃惊,自己怎么都不知道呢。“将军难道有法术可以变出来?”有人开玩笑地问。“哪有法术,纯粹是你们的注意力都在行军和杀敌上面,没留意罢了。”通过项祚临的解释,众将士才知道,原来除了治病的军医和记功的文书,营中又多了一个职业,炊事兵。按照标配,每二十五人配一个炊事兵。勇健营配了一个炊事哨,专门负责供应大军生火做饭。这支炊事哨跟着另一个船队来,用马车载着厨具和肉、蛋、菜等物品,尾随在大军的身后,躲藏在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等打完仗才出现。当然,他们不是不能打仗,而是关键时刻才会当预备队顶上去。“这是大帅对咱们的肯定,也是第一次实践。”项祚临笑着说道:“以后,每个营都会配一个炊事哨。提高咱们的吃饭水平,只有吃饱了才能更好的杀敌。”“还不谢谢大帅。”樊化龙鼓动道。“大帅万岁!”众将士兴奋地叫了起来。吴襄吓得脸色变了,赶紧阻止:“不要叫万岁,就喊谢大帅恩典。”“谢,大帅恩典!”众将士赶紧道。“都来领饭。”吴襄下令。士兵立刻排成两队,上前领到铁饭盒。因为好奇,有的打开一看,糙!好丰盛。饭盒里,饭和菜分开,各占一半。菜里有肉,有辣椒,有白菜。饭是白米饭。士兵们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没人还惦记烙饼的味道。总兵府,议事厅。赵率教卸掉一身甲胄,有些疲惫的坐在桌子前,若有所思。一支部队能急行军后迅速投入战斗,还取得巨大杀伤。难怪后金军重视金州明军远胜于其他明军。正思索着,朱梅进来。“赵总爷,有件事属下得跟您说。”朱梅一脸犯愁的说道。“什么事?难道是勇健营闹出什么事?”赵率教记得经常有人称赞金州明军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朱梅摇摇头:“不是您想的那样,而是勇健营有件事导致我军士兵起了怨心。”“到底什么事?”赵率教忙问。“勇健营的伙食太好,而且进城后,还组织士兵到杂货铺采购糕点和酒窖买酒,此举引起了我军士兵对金州军的饷银和待遇的疑惑。”赵率教听完,心里一个咯噔。早听说金州军伙食极好,而且待遇高。登莱水师曾经吃过一顿饭,好多人就开始开小差,甚至偷跑到金州镇入伍。“请纪公公到议事厅,再派人去请吴襄将军到议事厅,就说商议协防之事。”“是。”议事当然是真的,想让吴襄收敛一些也是真。冷风呼啸,时值正午,也感受不到一丝丝的温度。“这天气突然这么冷。”吴襄哆哆嗦嗦进了议事厅,看到有一盆炭火摆在堂中,也不打招呼,就凑到炭火旁蹲好,感受到传来的暖意,舒服地呼出一声。如果外人看到吴襄这样,都会喊他没有礼貌。纪用却没阻止,他知道吴襄在杨承应面前都是这样的。不止是吴襄,其他人包括副总兵祖天寿都一样,进屋先烤火,暖和了再议事。没啥情感的纪用,看到这一幕,还有些怀念。他示意赵率教等辽西将领别往心里去,金州军将领都是这样的。赵率教等明军将领静静地看着。看在不要战功的份上,这点小小的“无礼”是可以视而不见的。烤得差不多,吴襄感觉身上暖和,这才起身,向纪用、赵率教、朱梅、左辅等将领一一行抱拳礼。“今天请你来,主要还是为了协防守城一事。”纪用说到这里的时候,看了眼赵率教。赵率教接过话茬:“我们的意思是请贵营,作为生力军,随时支援四城。”“来之前,大帅已在信中言明,我营全力配合锦州守城,赵总爷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办。”吴襄没有异议。“好,就这么定下来。还有一件事,我想对您提。”“请讲。”“听说您在城中采购糕点,美酒等物,是不是有这回事?”“是。但我付了钱,绝对没有强买强卖。”“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城中粮食来之不易,又不知道鞑子什么时候退兵,这酒和糕点能不能省了。”“欸?我买酒的时候,他们都说这是陈年佳酿,不是最近酿的酒。天气寒冷,我们士兵喝点酒御寒,吃糕点也是自掏腰包,绝对没有违犯军纪。”“这……”赵率教有些头疼,不能实话实话,又不能刻意斥责,只得把目光投向纪用。纪用以前待过金州镇,又代表了朝廷,说话好使。这事让纪用有些难办了,双方你情我愿的事,不好禁止。何况,他也知道金州军个个有钱。肯定是每个人掏钱,然后派几个人出营采购,再买回来,完全没有机会犯军纪。“吴将军,赵总爷也是怕有不良商人以次充好,毁了粮食,影响守城。”纪用面露难色,“你就执行吧。”“既然纪公公开了口,那我只好从命。”吴襄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作为一个待过辽西的将领,这点人情世故不会看不出来,他只是为手下争取利益。毕竟辽西将领官职虽高,却管不到他。而他还要依靠勇健营立功呢,自然要为勇健营争取利益。商议结束的时候,正是后金军与明军在宁远城下激战的时候。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