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元璋却是不开心了,伸手一拍身边的茶几,看着张一凡厉声喝道:「胡闹,你们就知道胡闹!」
马皇后一见,连忙劝道:「都是自己家里人,好好说话。」
听到这话,朱元璋强忍了一会,然后稍微和缓了一点语气,对张一凡说道:「这个小子不懂事,我以为你是最懂事了的。结果没想到,这个事情上,你还是让我失望了。你知道我打下的这江山,要守好了容易么……」
听到这话,张一凡可以确认,老丈人是真把他当自己家人的,要不然也不会说这个事情。
于是,他不等朱元璋说完,就直接开口,诚恳地说道:「父皇,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您为了大明江山,是操碎了心。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来您是为了什么才那样做。您要藩王都能领兵打仗,这样大明江山就能稳固,我都能理解。但是,您想过没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领兵打仗的。强扭的瓜不甜,不适合带兵打仗的,您硬要他去带兵打仗,这可能么?」q
听到这话,朱元璋愣了一愣。
其实,他自己就是打仗打出来的江山,他何尝不知道,打仗这种事情,也是看天分的,勉强之下打败仗反而更容易坏事!
可是,他是真得很想稳固朱明江山,更愿意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个儿子能打洞这种。
然而,当此时的张一凡,把这个事情摆在他的明面上之后,他心中最终是叹了口气。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何尝不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张一凡看到朱元璋不说话了,便继续诚恳地说道:「因材施教
培训成才,儿臣以为这才是正途。五弟对医道感兴趣,至少儿臣以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总比那些架鹰遛狗,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纨绔要好。」
说到这里,张一凡发现朱元璋的神情又舒缓了一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觉得这话有道理,他便继续说道:「说句实话,儿臣就对如今的医道感觉很不满意,有太多的病没法治,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痛苦,甚至死去,这都是煎熬。而只要是人,都免不了会生病。如今五弟有这个志气,真能让医道能更进一步,造福所有人的话,儿臣说句不客气的话,后世子孙除了能记住您这位开国皇帝之外,其他皇帝都未必有五弟能让他们更为感激和牢记!」
「要不信的,您看历史上有那么多的皇帝,您能记住几个皇帝?但是医道呢,华佗、张仲景等等,却是世人所牢记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没好气地说道:「那等医术的人,能有几个?」
他这个话说出来,显然是承认张一凡的观点了。但是,他说得也是没错,类似张仲景那样医术的,就没有几个,才会被人牢记。
张一凡一听,当即笑着说道:「父皇放心,只要五弟真心扑在医道上,儿臣敢保证,必然辅佐五弟在医道上大放光彩,甚至远超古代神医,为后世所牢记,朱家就有这样一位先贤!」
他这个话,朱元璋还没有反应,但是跪在那里的周王,却是腰板越来越直,到了后来,简直是要欣喜地一跃而起的样子了。
就好像,他真得能成为张一凡所描述中的那样。
朱元璋看到他这个样子,有点被气到了,用手指着他们两人说道:「就你们两个,还能折腾出个先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