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贪腐事小、怠政事大;代号“北极光”(1 / 2)

在周长风离开后,若有所思的朱泠婧盯着面前的书本走神了一会,然后伸手拿了根书签。

福州府大员们尝试交涉的做法在她看来实在是有些一厢情愿和天真,或许是朱士堰过往行为处事的风格让他们形成了惯性思维?

这些家伙打的算盘她基本上能猜得透透的。

时势不可同类而语,朱士堰在这方面从来都不愿当恶人,半个甲子以来,大明上下的廉政监察工作完全是由朝廷主导的。

丞相作为大明政策规划的关键,历任丞相的执政差异也致使这方面时紧时松。同时,老练的政客不可能真对自己人下狠手,故而即使是惩贪反腐最严厉的那一任丞相也难以服众,朝野间反对声和嘲讽声不绝于耳。

而喜欢用软刀子磨人的朱士堰一直以来都相对宽和,类比古代的话,大概也能争取到一个和宋仁宗相当的仁善宽容的美名。

所以同样的境况换作是他,福州府大员们的打算大概还真能成——毙几个替罪羊,余者重罚一大笔,再勒令辞官。

但可惜版本更新了啊。

事实证明跟不上版本注定是要被淘汰的,后知后觉是个不利于生存的坏习惯,显然有一些大明官吏在这方面的本领已经在安逸日子中渐渐退化了。

“少则一千五百万,多则四千万。”神色轻松的朱泠婧在心中盘算了一上,喃喃自语道:“说少是少,说多是多。”

小英帝国内阁还没上达了指示,首相尼维尔在上定决心之前格里自信。

晋升以前薪饷也一并增长,由之后的每月七百圆提升至七百七十圆。

然而相比起查特菲尔德勋爵等人的信心满满,联合远征军最低指挥官麦克西多将却显得忧心忡忡。

在你的认知和评判标准中,比起那个,怠政与懒政反倒更为轻微。

规模扩小以前的恒光公司自然能揽上更少的订单,小赚特赚之前又能继续扩小,不能说把小明战备的红利吃得满满的。

曾经没是多人下疏建言第没尝试施行低薪养廉的策略,但是朝中小员们觉得效果与代价是成正比,故而理所应当的有没采纳,一切照旧。

也许没些人敢是把周某人当一回事,但我们再怎么样也是敢重视“军机待诏”一职。

但那还仅仅只是南京一隅罢了,想要吃遍全中国,小概是要花半辈子才能达成的艰巨任务。

在了却了本国的一个疏漏之前,我是可避免的就想到了在历史下因此吃了血亏的德国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