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劝进(1 / 1)

(一夜无话。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韩林就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把龙袍给仍了。龙袍这东西不应该出现。朱元璋这人雄猜多疑。第二宣布再也不称朕。朕?狗脚朕!反正没军队,这个称呼完全是刺激朱元璋的神经。还是不要得罪他。虽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不会当场发作。然而他有一个爱好,和著名的峡谷鬼见愁黑店白地一样。喜欢记仇。等到有机会了,便来报复。接着让人给自己弄来了一件平民的衣服穿上。然后洗漱了一番。就不辞辛苦来到约定的地点等待朱元璋。老学究十分不忿。说起老学究,此人是刘福通的族兄。名叫刘福森。从小看着韩林儿长大的。自然十分为韩林着想。此时金陵城内。朱元璋正在做秀。连夜命人搬空吴王府。一大早召集群臣,第一句话就是声称要让位给韩林儿。这当然不可能。于是朱元璋和文武官员们表现了一把。最后决定还是不让了。连收拾好的行李也放回了原处。然后如同往常一样处理政事,也没提出门迎接小明王的事情。直到半夜。也没有提起这件事。这让朝中大臣们都有了异样的想法。而韩林苦等了一天这才发现自己要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回到帐篷。韩林知道现在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金陵城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于是挥毫泼墨。再度写了一份劝进表。让人给朱元璋带去。朱元璋一看开头就是劝吴王登基。连看都没有看,直接扔在一边,拿起毛笔开始写回文。“览所进笺,具见忧国至意。顾惜明王尚在,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这个意思就是你的劝进表我看了。忧国忧民的诚意让我很感动。但现在明王陛下尚在,登基之事,我都听都不敢听。怎么忍心做皇帝?韩林接到回复的时候。头都快裂开了。好家伙。什么明王尚在。我不在就登基是吧。巴不得我死是吧。还在这玩三辞三让。但是韩林要想活下去。那就得无耻的玩这个游戏。接着写,还拉上了李善长等人。这次韩林在劝进表里首先对自己僭位表示了忏悔之情。接着对朱元璋天命所归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说朱元璋不登基不行。那样会得罪天地。为了世界和平。这个皇帝朱元璋当定了。没有过去多久。第二道劝进表就递去金陵。朱元璋继续回复。这一次回文要比上一次回文的态度软一点。“卿等为天地至意,言益谆切,披览之余,然元璋久居陛下之下。岂忍遂即大位!所请不允。”韩林再度收到信息。好吧,朱元璋真的在乎自己,哭死。于是再度写下第四份劝进表,第一份朱元璋已读不回。所以这也算是第三次劝进。再度写自己才疏学浅,当初僭位只是为了反元,非自己本意。现在上天已经预示了只能朱元璋才能救天下。天命更替。朱元璋继续写回文,这一次,就不能再作秀了,要答应下来了。“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天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以所请。”终于答应了。韩林流下感动的泪水。可以进金陵城了。果然当朱元璋宣布自己要当皇帝后,韩林也就被人请进了金陵城。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原本韩林以为程序已定,只差登基了。那再怎么也要等个几天。初一才登基。谁知朱元璋仿佛迫不及待。登基的速度很快。说是第二天就直接登基。礼部已经将所有的事宜都准备好了,虽然有些匆忙,但无伤大雅。据说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主。一日不登基,隐患就会一日变大,这其中有内部的隐患,也有外部的隐患。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就称帝了。定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配偶皆皇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诸功臣进爵有差。下旨:「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勉之。」韩林得到了消息。改变了历史。原本朱元璋还会搞一个不伦不类的“吴纪年”。现在由于韩林的主动配合。大明朝提前一年建立了。明粉狂喜。韩林也得到了宋国公的封号。这不算啥。主要是得到了奖励。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