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以直求名(1 / 1)

(朱元璋一如往常一样,规规矩矩坐在书案之上。边随手吃着菜,边拿起奏折,仔细一一观看,再做出决定,最后用红笔批示。批阅了数十本。却又在奏折堆里面见到了韩林的折子。其实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作风。韩林上的折子怎么可能不看呢?只是每次都是已读不回,把韩林的折子抽出,放在案角。直到深夜,处理完军机要事后。这才决定看看韩林儿又整什么新东西了,前段时间进献《笑林广记》挺有意思。这一看不打紧。看的朱元璋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但又舍不得放下奏折。朱元璋越看越气,浑身发抖,脸色铁青憋着气。气得紫涨了面皮,般牙露嘴,半晌说不出话。沉默了半个时辰。这才缓了一口气。着人把宋国公府先围了。这才命太监把徐达,李善长,刘基叫来。三人大半夜的,刚刚睡下。就听见皇帝找,连忙起身来到皇宫。怕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刘基来的最快。被带进寝宫,就见朱元璋一脸怒色。也没和自己打招呼,直到几人到齐,朱元璋这才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为何吗?“三人茫然摇头。朱元璋又接着说:“你们看看这封折子。”说罢把韩林的折子递给了他们。刘基三人接过。只扫了一眼,便吓的魂飞魄散,跪倒在地。韩林儿竟然辱骂皇帝,贪财好色尚气,还在奏折中写出了一些难听的话语。朱元璋气得脸上的肌肉都在颤动。他的拳头紧紧握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韩林儿,咱对他不薄,没有杀他,还给他优待,可他呢?”“可……可他竟然敢如此侮辱朕。“说到这里,刘基三人也是愤恨至极。特别是徐达,他是跟着皇上从无到有,韩林儿公然骂朱元璋是暴君昏君。他们心里当然不好受。当即嚷嚷着要去把韩林儿碎尸万段。“皇上息怒,韩林儿一向如此,他不知死活,一牧竖儿,何足挂齿,陛下又何必与他计较。“刘基却在这时说道。朱元璋摇了摇头,疑惑的问道,“先生,这是为何?”刘基赶忙回答,“臣事君,犹子事父,臣看过了,他虽然骂了君父,但是本质上是希望君父变好。写的建议,在臣看来也有可取之处。比如这妓院,臣是向来反对。韩林儿,僭位多年,不谙事体,轻信道路谣传,诽谤君父,无知狂妄,故意如此,不仅陛下生气,就是臣也恨不得去把他就地正法。”看朱元璋脸色缓和,这才话锋一转,“但自古贤明君王,都能容得下臣子的愚直谏言。所以臣也希望不要理这种狂悖之徒,调整心情。将韩林儿辱骂的言论置之度外别去管他。”徐达听完连忙表态道,“难道韩林儿辱骂陛下的事情,难道就这么算了,我看至少要打他一顿板子,他一个伪帝嫌自己命长。”刘基见徐达这番言论,也见朱元璋对自己刚才的有所软化。觉得没必要再说了。于是闭口不提。公开摸鱼。朱元璋转向李善长,问他有什么意见,李善长道,“我也同意刘先生的意见。”朱元璋脸色不好,“为什么?”李善长反问,“陛下打算用什么理由去处罚韩林儿?”朱元璋疑惑道,“如此言论还不足以处死这小子?”李善长谨慎道,“那算是达到他的目的了。”“他一心求死?”“非也,他在以直求名。”“以直求名?”李善长继续解释道,“陛下,我们都明白,韩林儿是个威胁,到时候自然要铲除。从他这封奏折也看出,他其实不是蠢人,自然知道他活不了多久。”朱元璋踱步在房内走了一圈,这才恍然大悟,“你们的意思是他在用这种方式留下一个美名?”刘基点点头,接过话,“是的,陛下,这件事很难办,要是无罪而诛,那不能服众。可是如果公布了这份奏折的内容,再行诛杀倒是合乎法度,就凭一个辱骂君父也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陛下的名声也算是毁了,他也完成了他青史留名的目的。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就当这事情没发生过。”朱元璋听完刘基的解释,沉默了许久。这才让三人回去。这韩林儿是杀不得了。又忍不下这口气。他要亲自和韩林儿对质。下令明日必须把韩林儿带来。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