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儒家(2 / 2)

不知过了多久,王良瑜豁然惊醒,回过神时才发现,讲学早就结束。

转头四顾,王良瑜长身而起,向着孔夫子毕恭毕敬,行了一礼,问候道:“晚辈王良瑜,见过孔夫子!”说罢,斟酌了一会,又继续道,“我志于武道,今日拜谒夫子,希望得幸见见儒家手段,不胜荣幸!”

不敢表现得太猖狂,王良瑜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就怕惹恼了儒家的人。

“善!”孔夫子笑呵呵地看着王良瑜,说道,“汝之声名,吾有所耳闻,为天下武道奠基,此举大利天下,大利人族,吾自当尽一份心力。”

王良瑜闻言自是大喜过望,心中不由对自己当初立下的宏愿倍感庆幸,就是因为这番话,自己先后得到了计然和孙武的青睐,如今又得孔夫子看重,未来说不得还会因此受益呢!

之后,王良瑜便在这座夫子馆舍中住下,每日聆听孔夫子讲学。

只不过,让王良瑜有些疑惑的是,孔夫子每日讲学讲的并非儒家修行,而是儒家经义典籍,《诗》《书》《易》《礼》《乐》《春秋》等等。

一连半月,日日如此。

王良瑜不明就理,又不好直接询问儒家修行秘法。

这一日,讲学结束,待到众人纷纷散去,王良瑜终是忍不住,拉住颜回,问道:“回,你们儒家每天都是这样修行的吗?”

颜回点点头,眼神纯净清澈。

“儒家修行秘法呢?儒家养气的秘诀呢?”看着颜回一脸老实的模样,王良瑜有些郁闷,支吾半晌,直截了当地问道,“天天学习这些经义典籍,于修行又无半点进益,学之何用?”

看着王良瑜有些气急败坏的模样,颜回淡淡一笑,伸手拿出一卷竹简,递到王良瑜手中,缓声道:“儒家养气,便在这竹简中!”

王良瑜下意识接过一看,却是一卷《易》。

孔夫子学贯六经,其门下弟子却各有涉猎,而颜回于《易》上颇有造诣,这些年甚至还跟着孔夫子一起编纂整理《易》。

王良瑜心中思量着,伸手打开竹简一看,一句话映入眼帘: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王良瑜眉头紧紧蹙起,默默思量起来,半晌后隐约明白过来,说道:“儒家养气,便是研习经义典籍?”

上面那么一大段话,其实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其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二,百姓日用即为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