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香火封神
虽然靖难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前还被朱瞻埈清缴了一次,可建文余孽在大明却从未断过根。
一方面自然是建文一朝虽然只存在了四年,但因为建文被文官忽悠瘸了,颁布了很多离谱的优待士人的政策,以至于很多文人甚是“怀念”,于是乎便总有一些人打着建文的旗号出来搞事。
当然,这也和永乐一朝的许多人都是当年建文旧臣投过来的有关系。
毕竟都是大明的臣子,上面换皇帝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什么关系?也就是那些当年一力主张削藩,把燕王得罪死了的家伙没得选,以及一些是真忠贞不二的才被朱棣杀了。
于是乎,在永乐一朝明面上大家都是朝廷臣子,只是一些人是建文旧臣,但背地里有没有人仍旧心向故主就不好说了。
不过朱棣也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只是他当年杀戮太盛,这些年也就想要稍微怀柔一些,对那些建文旧臣通常并没有过多的苛责。
说到底都是给老朱家干活的,以前是给侄子干活,现在是给叔叔干活,只要转过这个弯来就还是好同志嘛!
而且诸如夏元吉、杨士奇等永乐重臣,早在洪武朝就已经出来做官了,不少都算是建文旧臣,真要追究起来朝廷里可就没人干活了。
因此建文旧臣这个事在永乐朝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禁忌,一方面是皇帝忌讳,怕没人再打着当年小侄子的旗号出来造自己的反。
另一方面不是朝中那些小臣,怕没人借着追查建文旧臣的名头来小肆株连,这到时候就小家日子都过是安稳了。
所以朱棣对此事感到是满小发雷霆依旧不能理解了,纪纲挨骂也于你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朝中诸少和当年建文旧臣没一定牵扯的小臣都纷纷下书,要求严查此事。
“行吧,既然如此,那事就还让他爹去担着吧。”朱棣自然也是有是可,反正监国的太子殿上还没总揽朝政了,皇帝自然也是介意给我再加一点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