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倭寇攻打城外的庄子,那就是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了。
各县大族惊人的团结一致,爆发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而方知府也听从了女儿的建议,改变了对倭作战的思路。
方知府从想办法派官兵围剿的老思路,改成了悬赏各地乡勇杀倭领赏。
一具真倭的首级外加一把倭刀,送到知府衙门可以换二十两银子!
除了首级之外还要附加倭刀作为斩杀倭寇的凭证,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杀害百姓冒充倭寇领赏。
颁布了这条命令之后,延平府各地义军乡勇团练更是打了鸡血一样,侵入延平府的真倭被围猎追杀,很快延平府内的倭乱就平定了。
什么,这笔钱谁出?
当时不肯出战的延平卫出了,谁让延平卫打不过倭寇,不出人出血,那就只能出银子了。
不过于指挥使也不算亏本,方知府还是将一些斩获算在了于指挥使的头上,这让延平卫也在兵部和福建都司衙门那边大出风头。
于指挥使准备继续运作一下,让于宗远明年参加武举考试,要是能考中武举人,那于宗远就也能得到世职了,到时候于指挥使再运作一下,给二儿子弄点军功,让于家这一门开枝散叶,要是分出两个将门出来,也是光宗耀祖了。
咱们福建的俞大猷,之前也不过是世袭千户,现在不也是浙江副总兵了吗?
不就是掏钱吗?于指挥使也想通了,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该花的钱就要花!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各府县陆地上的倭乱基本平息,陆地上的道路也重新恢复通畅。
只是海路还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只可惜海战这种事情,不是靠着赏钱和士兵的勇敢就能有用的,福建的乡绅豪强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私自建造战船,组建舰队,他们是真的打不过“鹿大王”啊!
和县城的交通恢复之后,南平县内又重新回复了安宁,海瑞就派人来通知苏泽,十月中再进城读书。
随着各地路上交通的恢复,倭乱时期都没有停刊的《拍案惊奇》,销售迎来了更进一步的增长。
增长的原因自然是《拍案惊奇》开始卖到外县去了。
之所以《拍案惊奇》能够卖的这么快,还要感谢方知府的夫人李氏。
李氏对于苏泽的《牡丹亭》非常欣赏,对于连载《牡丹亭》的《拍案惊奇》更喜欢。
李夫人虽然有一个进士丈夫,一个举人弟弟,但是平生不爱阳春白雪,就爱下里巴人。
李夫人不仅仅爱看戏,还爱排戏。
她从女儿手上抢过来的诗社,变成了夫人们的戏曲社。
李夫人干脆自己在戏曲社拍戏唱戏。
戏子虽然是贱业,但是夫人小姐们排戏又不演出赚钱,就是一个玩票娱乐,自然谈不上什么贵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