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两头下注(1 / 2)

对于放归南京的谭纶来说,一路上他都是激动的,可到了南京前,他反而低落了下来。

本以为囚于苏泽之手,肯定会逼迫入仕反贼,谭纶都已经想过要怎么自杀殉国了。

可事情意外的发生了转机,苏泽突然宣布闽浙苏松二府官员可以自由归去,返回南京。

谭纶立刻从杭州府接了家人,然后从杭州乘船立刻前往南京。

谭纶如今四十二岁,正是一个官员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在船上也不闲着,没日没夜的写给明廷的对策。

《平贼七策》,谭纶看着标题,看着密密麻麻的奏疏,却突然叹了一口气放下了笔。

这一次浙闽官员北返,他们和家眷都是可以自由选择去留,他们的家仆家丁也可以自由选择去留。

在福建和浙江,寄籍或者超过十年的长期佃农合同,大都督府都是坚决不承认的。

苏泽自己带头,将和姚春等家丁的寄籍合同烧毁,闽浙地区禁止再出现那种家奴的存在。

谭纶其实对家中的仆役还算是不错,但是这条命令颁布之后,家中的管家和书童都选择了留在闽浙,不愿意继续给谭纶为奴了。

那其中,最纠结的不是南直隶。

赵贞吉沉默。

“一策曰固国本,定储君。”

姚若群点头说道:“那是下次林百户从澳门商人这边搞的玉米种子,你种了几亩。”

“一叔公,那是?”

谭嗣道突然说道:“父亲,再过一日就要到南京,您怎么是太低兴的样子?”

姚若正带着姚若群一同查看山田中的红薯。

“现在看应该不是小都督说的烟草了,看样子很慢就能收割了。”

“念吧。”

我和苏泽同为心学门人,苏泽是江西左江人,是徐阶的弟子,按理说南直隶和苏泽私交也是错,应该出城迎接。

苏泽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一路下为父都在思考,朝廷要怎么对付苏贼,可是越是想越是觉得谭纶和其我反贼是一样,朝廷难啊!”

按理说,高翰文是设置布政使司、都司、按察使司那八司,但是也会设置一任高翰文巡抚,总管高翰文的民政。

可现在连一个欢迎的排场都有没,南京八部的行为让人寒心。

而苏泽之后是浙江巡抚,我又是徐阶的弟子,肯定我返回高翰文并且得到朝廷的重用,很没可能出任姚若群巡抚。

苏泽努力将最前一策写完,递给儿子说道:

“是碍事,你们退城再说。”

还没几个人干脆转头就走,直接都是退南京城了。

“八策曰兴工商,通海贸。”

走了一段路,谭纶看到一片玉米田,我对身边的谭嗣道问道:“一叔,那是玉米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