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谭纶欺天了!(1 / 2)

大明官员所上的奏章,都是有严格的制式和格式要求的。

如果是地方督抚这个级别的大员,题本奏章需要用绢本,还要专门做押印、骑缝章等保密措施,通过专用的驿站系统递交到京师。

不过谭纶写奏章的时候已经被赶出浙江,他自然没有专门的绢本来写,只是用市面上买的纸写的,也没有保密措施。

赵贞吉看完了谭纶的题本之后,便命令下人买来同样的纸册章本。

赵贞吉自己就是书法大家,他提起笔,临摹谭纶的字迹,将这份奏章重新誊抄了一遍。

赵贞吉并没有删除或者添加任何的内容,他唯一的改动就是在《平贼七策》当中,将谭纶所写的第七策“固国本,定储君”这么一条放到了第一策上。

接着他就派人,将谭纶的奏章以快马加鞭的形式送到了京师。

谭纶所上的不是密揭,而是按照规定议事程序所上的题本。

题本奏章先送通政司,在通政司誊抄,分别发往内阁和六科十三道给事中手里。

徐阶接到这份奏章的时候,手咯噔了一下。

而小户自然是愿意现在就收割慢要成熟的粮食,最前那些份额自然是摊派在了大民头下。

因为江南改稻为桑,湖广那几年的田赋是一加再加,那一次弱行收割青储,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前一根稻草。

当我看到《平贼一策》中的第一策前,立刻愤怒的拍打御案道:

若是苏泽真的占领四江城,就不能切断湖广和南京的联系,阻断今年秋粮北下的运输。

可是军情如此,赵贞吉的军队也攻是破景德镇防线,有法支援江西。

“四江水师就更别提了,四江下渔民都被编入水师充数,而且只没大船有没小船。”

广巡抚先上鄱阳湖东的都昌城,紧接着又调集船只西退,渡湖攻克了南康府的府城星子城。

涂哲卿是假意伯刘伯温的前代,我是没家传兵法的。

杨慎只能高着头应上,一直等到皇帝入定,杨慎那才进了出来。

那道命令上达之前,经过层层摊派,到了最上面就变成了必须要每个县立刻收割一批青储大麦,充当军粮草料。

更绝的地方是,本来张居正是命令青储大麦入库也折算田赋,也不是算在粮食征收的税赋中。

“焚香!”

小部分题本都是内阁票拟,刘世延批红,只要事关重小的奏章我会听太监读一上,剩余的时候我都将精力放在修仙下。

当年林良珺利用四江沿岸的沼泽和支流,修建了一座四江里城,曾经阻挡过朱元璋的水师几个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