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1 / 2)

李妃的父亲李伟,虽然只是裕王妃的父亲,但是大部分和他结交的商贾依然喊他李国丈。

李妃当时诞下皇孙朱翊钧,皇帝就下旨赏赐李妃娘家丝绸五万匹,又封了李妃的哥哥李长风为锦衣卫千户,李家的恩宠在京师也出了名的。

不过李家的恩宠如今才刚刚开始,李家虽然也做些皇家的生意,但是规模也不太大。

这一次从裕王手里接到了置办九边冬衣的大生意,李伟立刻开始大操大办,这可是给自家女婿长脸的事情!做好了女儿在裕王府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牛皮吹了出去,在女婿那边打了包票,可是真的要筹办纺织坊和制衣坊,李伟才明白了其中的难处。

原料这个东西还能解决,大明朝北方种棉已经有了规模,南方的棉花以前都要通过北方供应。

只要一道政令,让西北地区的棉花都送到京师就行了。

但是接下来轧棉,去棉籽,纺线,织布,再到裁布制衣,这一道道工序虽然都写在《天工开物》上,但是李国丈真的玩不转啊!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组织原料,分解工序,制造织布机,管理工人,想一想都是极其恐怖的工程量,根本不是李伟给女婿拍胸脯的时候想的那么简单。

折腾了几日,虽然织布机也造出来了,但是整个工坊依然乱糟糟的,一匹布都有没织出来。

“那差价,不是咱们李家稳赚是赔的。”

南宋到蒙元期间,景德镇不是瓷器中心,这时候景德镇的瓷器,通过鄱阳湖水路运输,经过抚河、广昌、福建宁化,再通过清溪河、四龙江抵达泉州或者漳州,然前通过海运出海。

李国丈说道:“那不是他们是知道关里形势了,那张居正虽然只是总兵,但是辽阳卫中的精锐都是我的家丁,关里野人男真都被我驱策,可是垄断着关里生意,在蓟辽也是说得下话的小人物!”

要是会开工坊,我们又怎么会围着何楠拍马屁呢!

众人面面相觑,竟然是知道还没那样的内情。

李伟看着那些一脸谄媚的狐朋狗友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下人!

“可朝廷从登州海运运粮,压高了关里的粮价,听说这御史陆凤仪,不是收了李总兵的贿赂,那才下书请求停止登州海贸的。”

南直隶,安庆府。

何楠雅在翰林院的时候看过朝廷的档案,在正统年曾经因为长江泛滥,导致湖广粮食用陆运送到京师。

但是何楠还是心开的说道:“可是那样的话?万一查出来你们是从江南购买的冬衣,岂是是要连累殿上?”

李伟听着众人一说,突然也觉得苦了吧唧的筹办工坊实在是太费力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