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就一个月,五千台,少一台我削你。”
说完,黎永华转身上车,他还要去小康第四、第五、第六、……第二十七代工厂。
“等一下,我们……”
没等厂长说完,黎永华已经开始给车掉头。同时喊了一句:“缺啥找老郭,我只管要数量,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数量,谁干的少,我就削谁。”
厂长长叹一口气蹲在路边,拿出半根烟点上。
黎永华车又倒回来了,从车窗扔出来两条烟,然后说了一句:“想想过年发肉的配额,还有八辆倭冠的豪车配给厂长,你还蹲在这里抽个蛋的烟。”
厂长听完,捡起两条烟就往厂里跑。
他需要找各车间开会,如何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同时要商量一下,专门安排两个人去村里抢原料以及配套零件的配额。
黎永华很清楚,这些厂长也很苦。
去年,汉家正常的洗衣机厂每年也就是几百台,全汉家总共十一家厂子,全年生产的洗衣机只有大概一万五千台,这还是普通旋桶的。
现在生产更高级的滚桶,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工人,都没有足够的适应期。
但岛港那边,每天一个电话。
内容都一样。
最大极限产量,有多少要多少。
蜀醒豁或许才是这次倭奴托西巴复印机事件最大的受益者。
他收购的家电连锁商店,所有的产品都是鹰家自己的品牌,他高喊着,让鹰家的产品再一次伟大的口号,在许多人对倭奴岛愤怒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的客户。
所以,蜀醒豁安排人,每天一个电话打到岛港宁仁的办公室,催货。
而岛港宁仁的办公室,只能每天一个电话打回村里,催货。
村里,也只能不断的给各代工厂打电话,催货。
再说岛港。
欧阳伽罗很愉快的回到了办公室,她很开心。已经完成了订单的安排,这一次仅是煤气罐就有几千万美刀的进账。
如何不让她开心。
但,办公室忙碌的人让她知道的另一个消息。
光是卖袜子,仅鹰家这边,刚刚完成了一亿美刀成交额。
这仅仅只是袜子,还不算圆领衫和衬衫。
欧阳伽罗内心突然有一种失落感。
突然,一个坐在传真机前的人跳了起来:“新订单,新订单,来自大蜀贸易,要圣诞帽子还有各种小纺织礼品,海量,海量。”
什么叫海量。
订单能超过一千万美刀,怎么可能不叫海量。
对于当下的汉家各工厂,还有商店的配货数量而言,这真的就是海量。
要知道,汉家的外汇储备才一点六个亿美刀,一千万美刀的纺织品订单,绝对可以称得上海量订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