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放着一条长六米左右,橄榄形的金属球体。
这一次出海的船长麦大兴,羊城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海兔,他当船长也有些年头的,作为一名渔民,他也拥有全套的知识。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人,都有年少时打渔的经历。
清一色海兔中最优秀的船员。
出海一天后,麦大兴这才拿出一份封在铁筒内的海图,开始作计算。
“位置,陆棚边缘,时间夜里十点到达,熄灯作业。”
麦大兴在给船员们下着指令。
陆棚,通俗一点叫法就是大*陆架,就是陆地往海中的延伸,在陆棚范围内海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二百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不会超过1/10度。
边缘就是坡,坡度非常大,海水深度会迅速达到上千米,乃至五千米的深度。
宁仁给的是标准的经纬度点。
一共三个坐标,距离非常近的三个坐标。
因为宁仁记得在未来的时候,有人曾经去过那里,外星异种对这一处海面似乎非常关注,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设施就在海面上。
在未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当宁仁在雪茄国发现了海底城市之后,他认为这一处的海底肯定有什么。
麦大兴。
专业的船长,海兔的船长。
他知道的不多,唯一谨记的就是,去这三个地点,到海底去,无论发现什么,用水下相机拍下来,能搬回来的东西,全部搬回来。
而后,到达位置之后,打开加密盒,里面会有一份见到氧气就自动销毁的文件。
文件上会写明,要在海底找什么的具体安排。
如果这个位置什么也没有。
回来休息,等候下一个位置的通知,抽空出去打打鱼什么的,把渔民这个身份装的象一点。
夜里十点,月黑风高。
这是麦大兴特意选择的日子,这种日子,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渔船跑这么远,倭奴岛的船也不会轻易出海。
他呢,一条迷路的海船罢了。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弄沉这条船,所有人上救生船。
十点,到达目标位置。
一名船员上前:“头,这地方水深不会超过六十米,让我们先下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