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雄给阿云下了命令,没有他的命令不能它动这些书,因为有一次阿云整理过之后,他就找不到自己昨天看过的那本书了。
……
很大一部分时间,刘大雄都是在满是书的沙发里扒出一个窝来,看书或者发呆。
人类的文明从灯泡诞生之后不久就不再需要凿壁借光。
可又有多少人真的无比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呢?
……
刘大雄并没有放弃维修工的工作,和以往一样,会每天四小时坐在那里重复那些简单的修理流程。
不同的是,他会在这个时间去思考很多事情,或者思考一件事情。
变得很安静。
……
余子风能够感受到他似乎有个很大的人生计划,但他只是第一视角,并不是第一思维,所以并不知道刘大雄在发呆的时候都会想些什么。
……
刘大雄似乎因为那些书籍逐渐喜欢上了“旧科技时代”。
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还贷以外也会留一点点,去体验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娱乐。
刘大雄喜欢上一个很传统的娱乐项目——看大荧幕电影。
这项娱乐是他在一个十分破败的一个楼宇的角落里找到的,一个已经白发白须的老者在卖票。
票很便宜,10块钱一张可以看一场电影。
就一个放映室,里面还是一排排传统的旧弹簧椅,前面一个大屏幕。
如果里面没人在看,来的人可以随便点映,不过都是那个时代的老电影。
早在“旧科技时代”中期,VR第一视角感官电影普及之后,这种荧幕电影的公司就一家一家倒闭或者转型了,这种电影也就逐渐没人制作了,成了用来怀旧的艺术品。
但正常人谁真的喜欢会去博物馆怀旧呢?
很多时候,都是刘大雄一个人坐在诺大的放映厅里看电影,偶尔有零零星星几个人会进来,但多半撑不了30分钟,就嚷嚷着“无聊”和“没劲”选择离开了。
那个女工小李和他来过一次。
但小李的兴趣并不在老电影上,而是十分好学地向刘大雄请教一些知识。
比如:原始的生物基因交流技术。
……
只有杨振明陪他完整地看完了一场叫《为人师表》的老电影,讲的是一个程序员转行当老师,利用各种办法让一个不学无术的差班都成功考学的故事,据说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
当然,这是杨振明推荐的。
“你这么喜欢怀旧是喜欢旧时代的慢生活吗?”杨振明在看电影的时候问刘大雄。
刘大雄摇摇头:“不,我只是在利用这种慢节奏来调控自己的大脑多巴胺,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不然我真的很难坚持看书。”
“看来你是真的是在学习。”杨振明表示欣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