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民办大学申办难(2 / 2)

姚昊:“你你你!我去,你有理,下回我去老爷子书房里拿贡茶来款待你行了吧。”

杨帆:“这还差不多。”

姚昊:“......”

姚昊知道,杨帆这是发泄不满呢,不过谁让这事他估计不足,当时胸脯拍的啪啪响。结果陈莞的新电影人家贝壳网可是下了力气去宣传的,自己这点跑手续的事情却是没办成。

只是这事情难啊,民办大学说好的是由个人或企业出资办学。只要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能够达到标准,就可以申报牌照。

民办大学虽然不属于国家和所在省市的扶持对象,主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运转自负盈亏。但学历却是被国家承认的,尤其是填补了一定学生出路,国家既不用花钱,又能解决就业,何乐而不为?

都知道办学不赚钱,正常情况下财政宁愿拿出钱来补贴,希望引入民间资本来办学。民办大学也是大学教育啊,老师是学校自主招聘的,别以为这些老师的水平不行,要知道这可是花钱请老师,但凡是能被校方看中高薪聘请的可都是名师。

这些老师们也并不想很多人想的那样,对民办大学的学生就不上心。实际上很多老师出来带课可能比在原单位的时候还要认真。市场经济下,看在高工资的份上,谁都不想因为敷衍了草而丢到赚外快的机会。

只不过大部分的民办大学生源不行,老师们再好也需要学生肯学。

这便是民办大学发展困难的顽疾,好学生一看是民办大学谁愿意报考?而招不到好的生源,又没有财政的补贴,学费比公立大学都贵出去一倍不止,这就大大限制了民办大学的发展。

学费高,学历差,出来就业不被认可。这导致招生难,而没学生学校就缺钱,只能靠背后的企业输血,恶性循环呐。

好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型民营企业开始愿意创办民办大学是希望通过在就业出路上给予先生保证来增加学校招生的吸引力。而能招到学生,毕业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又能补充进企业成为新鲜血液,让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趋于良性。

因此,只要是创办者的硬件投入够,这个时候申办民办大学并不算困难。这也是姚昊当时拍着胸脯给杨帆打包票的原因。

只是具体到杨帆办电影学校就变的复杂了。顺义区影视基地那边的办学场地自然是超水平的,但是在学科配置和师资资源方面,考察组却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