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立即把摄像头转了过来。
看到有摄像头拍摄,杨海兴致更加高昂起来,对两女侃侃而谈道:“其实写诗并没有你们认为的那么难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合适的词汇描写出来,那就可以成为一首诗,难的是诗句中的意境。”
看到摄像机的美林顺着他的话好奇询问:“什么意思?”
杨海志得意满道:“你想啊!这世上诗人有那么多,但真正能被我们记住,耳熟能详的有多少?要我说,其实这大部分诗人们都是在堆砌辞藻,许多诗句真的是毫无意境可言。”
他越说越兴奋,颇有一番挥斥方遒的气魄:
“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写的诗总是华而不实,要么灵气不足,要么文采不够,总是差强人意。”
“比如?”
“比如那位最近被不少人追捧的时少方,有人称他为小鲸落,我是不赞成的。”
这时站在于海旁边的一个带着黑色口罩的年轻男子插嘴问道:“你为什么不赞成?”
杨海毫不犹豫道:“他的诗句,我实在没读出他想表达的东西,一堆的莫名其妙。鲸落虽然年轻,诗句匠气了一些,不过却他的诗,比起时少方来,还是好太多了。”
我可谢谢你啊。
于海莫不吱声,不过却在心里嘀咕,这家伙是不是因为有摄像头才说出这一番话。
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这样口无遮拦还是想要炒作借机扩大名气?
毕竟有话题和争议,流量自然也有了。
“连鲸落的作品都嫌弃匠气。”
黑色口罩的青年闻言呵呵一笑:“这位兄台口气这么大,不知道有什么佳作可否让我们瞻仰一下?”
杨海傲然一笑:“作诗又不是表演,哪里能说有就有的?不过,”他顿了顿,他迈步从人群特地让出来的道路上迈过,来到负责诗会入场券审核的几位评委面前:“只是入场券的话,还是勉强能够拿到的。”
于海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
话说这还是他在生活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张扬的人。
也许是他见识太少了,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
杨海还未走近就看到竖立在评委旁边的入门题目:桃花,风景,窗户选其一,题材不限。
题材不限的意思是,诗词歌赋都可以,古诗现代诗也都行。但是一般人也不可能洋洋洒洒应写出一篇长篇大论出来。
“嗯,让我想想。”站在那里沉吟着。
似乎真的要现场写出一首诗出来的样子。
坐在现场的三位文艺协会的评委也不催促,就这么饶有兴致地看着。
“有了。”不消一会儿,杨海右手捏着扇子拍了一下左掌,缓缓念道:“桃花春来发新枝,魅色无人不爱之。可惜风卷落尽后,点点殷红点点苔。”
等他念完,周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大家开始小声讨论:
“还真写出一首来了。”
“似乎还不错?”
“听不出来,没觉得哪一句让人耳目一新的。”
“也算不错了,至少短时间内做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