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积重难返得到宋英宗、宋神宗时期,还有一百年出头,现在治理勉强来得及。
张鉊准备政局稍稳之后,就把宁夏、朔方南部、河东西北部的百姓多迁移一些到中原来,这些地方只保持少量游牧,顺便植树造林,控制黄土高原和毛乌素等地的荒漠化。
在中下游的河南、胶东,特别是河南,在黄河沿岸多挖人工湖,涝时蓄水,旱时放水。
在朝廷,则要将都水监的权力扩大,将最高官员由都水使者改称都水大使,由吏部尚书,甚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去兼任,皇太子学习政事的第一步,也要到都水监去。
虽然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做到小浪底那样规模的调水调沙,但是现在趁着还来得及,多做一步,后世就能轻松一分。
而在长江以南,张鉊将江宁府、和州、宣州、常州、润州以及吴越国除了福州以外的地盘组成江南行省,改江宁府为金陵府,为省府。
大致范围就是后世的浙江、上海、加上长江以南的江苏以及安徽的宣城、马鞍山、芜湖等地。
再把后世的江西大部,加上庐州,舒州,池州等地组成江西行省,差不多就是江西绝大部分加上安徽的合肥、安庆、铜陵等地组成江西行省。
以建剑二州、漳泉二州、汀州、福州组成福建行省。
剩余的鄂州、光州、黄州,也就是武汉、黄冈、麻城、潢川一带则还给湖北行省。
这样就把南唐和吴越以及一部分朝廷的地区组成了江南、江北、江西、福建四个行省。
原本的江淮行省则废除,徐州被武宁镇祸害以后,也暂时没法承担一个省府的作用了。
只是这样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完全是按风俗而不是地利来分,极容易造成一个地方的抱团和保守及排外。
所以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现在这么分,江北是因为要保持江南到东京的水运畅通,用富庶的江北之地财富来负担黄河治理工程的花费。
江南行省的划分,是为了消除南唐、吴越这两个旧有的地里概念。
江西行省则是因为此时赣南,哪怕就是南昌所在洪州都还很落后,为了均衡发展,用富裕的庐州、江州等地拉动南边的发展。
等到全国政体完全稳定之后,肯定还是要拆分,不然一个省风俗相同,语言接近,实力雄厚,在古代社会,是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的。
张鉊笑呵呵的看着马鹞子马昭远,在江陵待了几年之后,马昭远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他的统军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如同历史上的关二爷,这位山西汉子一辈子没怎么玩过水,到了荆州却能带水军。
马鹞子也是,本来是擅骑射的马上悍将,但现在对于水战的精通,竟然在杜赤心等人之上了。
由此,张鉊又想到了裴远,在他走的这一年多中,裴远很好的执行了张鉊交给他的任务,然而同时,也结了一大批仇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