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官场导师陈郎君(2 / 2)

不过,郑军主自然是不肯在低头的,依旧道:“世人皆言那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我一心为社稷江山,又岂会在乎个人之生死!”

陈唱不由地佩服这郑军主脸皮够厚,不仅自比白起,还一副忠心耿耿效忠朝廷的模样。

其实他大概猜测出了几分,这场战斗基本上是韩幢主指挥的,作为主帅的郑军主自然不肯让其大功独享,那些俘虏的人头便是他的战绩。

这种事在古代的时候多了去了,别说是杀几个战俘了,杀老百姓冒功的将领也大有人在。

譬如崇祯年间,陕西副总兵赵大胤在韩城向朝廷报告斩杀了敌人首级五十个,其中妇女与孩子却占比很大。山西的官兵为了追剿起义军到达河南境内,将领就让县令替他们报功,送来了千把个首级,其中竟然有八十多个小秀才!

堂堂有功名的读书人也是想都不想杀来凑数,老百姓更是韭菜一样。据说当时有说法叫做“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以至于李自成竟然喊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

陈唱虽然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可是坞堡之中这么多的伤员亟待纠治,这主副将二人一味地吵架也不是办法,便道:“军主大人,幢主大人,二位请息怒,人死不能再生,军主大人方才说的没错,这些人若是放了,估计很大一部分又会重操旧业,届时吃亏的还是我们这些百姓。”

郑军主听陈唱在替自己圆话,对他的态度不禁大为改观,笑着道:“想不到你这个书生还有这等见识,本军主所思亦正是如此,这后梁虽说是单独的朝廷,但毕竟姓萧的向北周称臣,此处便是我北周之地,这些百姓自然也是我北周的百姓,本军主为了保护百姓免受流寇之苦,将其悉数杀之,有何不可?”

陈唱忙又道:“正是,正是。军主大人,坞堡之中的百姓伤亡不小,若是没有那些侍卫和民壮们拼死抵抗,这坞堡早就破了,还望军主大人安排随军医工为这些伤者诊治。”

郑军主没想到他提出了此等要求,但方才已经说了这里的百姓便是北周的百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即不好拒绝,只好命随军郎中为众人治伤。

随后,对众人说道:“传令下去,命韩幢主派人暂守坞堡安民,本军主亲率主军追杀敌酋残寇!”

韩幢主闻言忙道:“军主且慢,正所谓穷寇莫追,我军方至,不明敌情,岂可轻敌贸进?这些山贼俱是周遭人士,地形熟悉,方才已经被我等击溃,他们一旦遁入民间百姓或是深山老林中,便再无踪迹可循。你我还有要事在身,在此已经是耽误了不少工夫,若是上面怪罪下来……”

郑军主本就是一张马脸,如此拉得更长了,他冷冷地道:“韩幢主,本军主方才那是军令,并非同你商量,你可知否?”

见韩幢主不答话,他又道:“所谓兵贵神速,我等皆是骑兵,彼为步卒,这两条腿如何快得过四条腿,他们军心已散,趁势掩杀,必收奇效。”

韩幢主终于忍不住了,反驳道:“军主为一军之主,必然是精通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必经之以道、天、地、将、法五事。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如今,这地者,当为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我等均不熟悉,如何去追那贼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