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长安月报》是刘贺“发声”的途径,允许天下臣民直接向天子上书,是刘贺“收听”的方式。
一收一发,合在了一起,才能形成合力。
刘贺看出来这蔡义还有一些犹豫,于是打算再逼他一把。
“蔡卿,朕刚才说过,从文嫣那边算起来,你是朕的长辈,文嫣成为朕的婕妤开始,蔡氏一门就与大汉天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霍氏从来不是朕的外戚,蔡氏才是朕的外戚。”
这句话如同秋日的惊雷,让蔡义茅塞顿开。
“今日今时,朕只想问蔡卿一句,你是否忠于汉室?”
“陛下何出此言,老夫是大汉的御史大夫,为了大汉的基业,怎可能不忠于汉室?”
“更何况,也如陛下所说,我蔡氏一门,乃是陛下的外戚,哪有不忠于陛下的道理?”
蔡义似乎被刘贺的话激了起来,连续反问了两句,就连那两撇胡子都在微微抖动。
这份忠心,可以利用起来了。
刘贺当下之所以觉得可以相信蔡义,当然不是因为他脸上那震惊的表情,更因为对方自己已经明白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了。
“好,朕自然也相信蔡卿的赤胆忠心,朕现在要与蔡卿说一件事情,蔡卿可莫要晕过去。”
蔡义连忙坐直,正经地说道:“陛下,老臣候旨!”
“有人弹劾羽林中郎将霍禹里通匈奴,意图行不轨之事,朕以为仲父有功于大汉,但权力过大,恐有歹人,挟持仲父,行不轨之事!”
蔡义做了准备,但是没想到听到的是这番“大逆不道”的话。
他虽然没有隐疾,但是跪坐那么久,也已经有些气血不畅了。
甫一听到这这些内容,一下子血气上涌,整个人两眼一黑,差点就晕倒过去。
“蔡卿安坐,快饮一杯茶!”刘贺连忙说道,就把一杯已经微微发凉的茶塞到了蔡义的手中。
蔡义也不多礼,连忙就喝了下去。
半温半凉的茶压住了蔡义那一阵心悸,眼前的那一片黑雾终于散去了。
“陛下、陛下这是要动霍氏了吗?”蔡义问出这句话,可见他这个御史大夫不是白当的。
至少在嗅觉上,要比张安世他们敏锐几分——至少他没有问刚才的罪证是真是假。
因为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或者说真假和他本人并没有关系。
这是天子的态度,而自己又是绑在天子身上的,那么只能跟随天子,去与霍光正面地斗一斗了。
这就是人性,看重名利的人,有时候反而做事更坚决。
看重道义的人,也许也会被道义束缚住手脚。
“蔡卿说得不错,朕不想让大汉的基业毁在朕的手上,也不想仲父一世英名毁在宵小手中,所以朕要夺仲父的权,直到逼他让朕亲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