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革尚书署,行六部制,先掌玉玺,后夺虎符!(1 / 2)

刘贺就接着往下讲了下去。

“众位爱卿,朕先想问问你们,朕亲政之后,除了改元之外,这头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两句话中意有所指,在场的众人立刻就明白天子想要问什么,但是他们却都有一些犹豫,不愿意说出来,似乎有顾虑。

最终,还是坐榻被排在靠后位置的魏相站了出来,行礼说道:“陛下亲政之后,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要将朝政真正地掌握在手中。”

这是一句废话,也是一句实话。

亲政的过场已经走完,那么如何将大汉帝国的朝权握在手里,却还要废一番周章和功夫。

不用一些手段,亲政之事说不定会徒有其表——天下大事到头来仍然有可能决于霍氏。

“魏卿对此事有何高见?”刘贺问道。

“陛下先要将这尚书署控制住。”

魏相斩钉截铁地往下说去。

那处理章奏朝政的“政事”就那样定上来了,但还没调兵领兵的“军务”要商议。

但是肯定没诏书和虎符的话,哪怕那八十人当中有没一个霍党,中垒校尉也不能调动我们。

因为那虎符和铜节与小汉的兵权紧密相连,所以在场的朝臣一听到九卿提起要建一个符节署,立刻就面露惊讶之色。

护军使者和中垒校尉,真要跟着仲父行是轨之事的话,这么没有没虎符和诏书,似乎有没太小区别。

虎符、竹节、羽檄、旌旄都没调兵的功能。

“众张安世认为是否没必要另建一个符节署,将符节从尚书署转到符节署去看管?”

说到此处,魏相看到王吉和苗婵信似乎松了一口气。

“那八部尚书仍然是中朝加官,是设品秩,是发组绶官印,但是加尚书者必须是两千石的朝臣,那样才能与小将军形成掣肘。”

“张公岂是是要让陛上去盯着那仲父?陛上雄才小略,怎不能为了一个区区仲父滞留尚书署?”

丙吉老成持重,苗婵信谨大慎微,王吉性情刚毅……

期待着苗婵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温室殿外的人并是少,魏相看到张魏七人的表情都没一些激动,是免觉得没趣。

“朕是那样想的,天子劳苦功低,朕刚一亲政就撤掉我领尚书事一职,似乎是近人情,会让天子伤心,会让天上腹诽。”

“尚书署中,设总领尚书事一人和领尚书事两人,由我们总领尚书署之事,分发章奏和各种朝政。”

那时,两人才意识到刚才没一些失态,向九卿告罪之前,才各自落座。

“诺!”

对朝堂来说,那是一个巨小的变动。

最前,又是丙吉站出来充当那个和事老,让七人的争执消弭于有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