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籍(2 / 2)

因为那时候,医院太远了,而且交通还不好,大家手里也没什么钱,能省着的大家都不会花的出去。

即便那时候长箐有个卫生所,里面也有个赤脚医生值班。

但大多数人家生点小病都是找张一行看看,然后拿点草药回去吃吃。

很多人不找卫生所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因为要花钱。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卫生所长年没什么药品储备。

西医嘛,即便是小病小痛,也是要靠药片治疗的。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村里的卫生所,真没什么药品储备。

一方面是分不到那么多药,其次是因为大家去拿药都是赊账。

等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再去找卫生所销账。

但即便如此,还钱的人没几个,而大多数人都是用粮食去抵账。

一开始卫生所成立的时候其实还好,毕竟没那么多烂账。

但时间长了之后,由于大家都拖着,所以卫生所也没什么钱去购买药品。

而且当时的情况,附近这些村子里,只有长箐还有红岩两个村里有卫生所。

这样一来二去,属于长箐自己的卫生所就变成附近十里八乡大家公用的医务室。

每次那个赤脚医生刚刚去县里开了药,没几天就已经被大家赊完。

这些药,大部分还落不到长箐村里人自己手中,更多的是其他村里人。

所以一来二去,村里的大家都不太去卫生所,而是去找张一行看病。

而张一行给人看病从来不收钱,这是他师父传来的规矩,就算用他们自己挖来的草药也是不收费的。

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病好了之后,需要去帮他挖相应的草药回来。

毕竟他一个人,就算是每天都去山上挖药,那也供不起那么多人来看病。

所以只能群策群力,将这个任务分散到大家身上。

这样一来,张一行那里的草药储量也有保证,大家去看病的时候也保证能抓到。

当然了,遇到他不能治的,就只能去县里的大医院。

所以时间长了,即便没病没痛的人家每次出工去山上干活,遇到草药都会挖上一些。

回来之后都会拿过去给张一行,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不生病。

因此,也给村里那一代人打下了一个好的药草基础。

导致现在村里很多人,对大部分常见的草药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虽然很多病草药的效果起的比较慢,但却很受大家欢迎。

因为这玩意儿不用花钱,对于大家来说,这一点比其他的都重要。

所以,从很久以前开始,村里人就一直受张一行师徒俩的恩惠。

因此,大家知道张一行要重新盖道观之后,一个个都主动来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