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翻到尾,张安在里面发现不少救命用的关键方子。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竟然会落到他的手上。
要是手稿中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那这里面会是多大一笔财富。
有着后世经验的张安,自然是知道,多年之后市面上出名的,不出名的大小制药公司,但凡能收购到药剂配方的都不会再流放出来。
所以即便是后世那些中医医院,能够配出治病良方的都很少见。
相反,还是许多乡下上了年纪的土医生,还能凭借着自身的阅历,开出一些可以治病的方子。
上一世即便张安没有遇到张一行回来,但因为有张二爷在,张安对于这方面也是有些耳濡目染。
张二爷常常给村里人抓药的时候,都会跟张安说,一般小病用不到大方子,两到三味药的小方子就够用。
相对再严重一些的症状,小方子就没什么用,可能就需要用的七到九味药的中方。
而张二爷见过最严重的病灶,还是当年跟着他的师傅,见到的肺结核等这些大病。
那时候张二爷见过最大的方子,也不过十一到十三味药材。
中药不同于西药,并不是用药越多,效果越好。
中药讲究药性搭配,所以药材越多就,这里面的道道就越复杂。
而且不管抓再多药材,到最后熬出来也就是一碗药汤。
所以真正的有功夫的老中医,都很忌讳给人开大方子,除非是遇到很大的疾病。
但一般即便是大病,也不会超过十三味药材。
而张安后世在城里的日子,去医院的次数也不算少。
其中有一次,他去省中医的时候,一个不大严重的小病,那个医生给他开了副药,竟然有二十三种药材。
因为牢记自家二爷爷小时候给他说的道理,那副药他没敢吃,直接就拒绝了医生开药回家的医嘱。
现在张安想起这事,也是觉得一阵好笑。
拿着手里手稿,不由得再次翻看,果然里面很多方子,最多的也不超过十三味药材。
“干爹,这本手稿上的方子,都是真的?”
越想到最后,张安越发觉得,原本很轻的手稿,在他手里却是变得沉甸起来。
“这手稿是我师父的师父传下来,上面的方子也是由他记录在里面。”
看着张安发问,张一行笑着解释手稿的由来。
“这里面记录的方子,绝大部分方子我跟我师父都亲自用过,也算是论证了多次。”
“你看里面那些不同的字体,一部分是我师父以前给修改的,后来传到我手里,我也在用药之后,也稍稍改了一些。”
“不过里面的大方子,我倒是没怎么碰过,因为这些年也没有遇到适合的病症。”
“里面有些古方,虽然我没有亲自动过手,但以前的时候,我见过师父他老人家给别人用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