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印象最深的一家人,是长箐村里的,因为大小儿子学习可以,考上了大学,最后都在外面工作。
由于长时间没有回村,村里谁家有什么事情他们家从未上门帮忙过。
到最后他们家老头子去世,上门帮忙的人一个都没有。
那时候在外工作的那两个儿子才慌了神,要是一直这样,恐怕到出灵那天都没有人会帮忙把他们家老父亲送到山上。
那时候他们兄弟俩连夜抱着烟酒挨家挨户上门请人,一个个的去赔笑。
即便如此,第二天来帮忙的人也并不多。
从那事儿起,他们家兄弟两人,不管村里还是附近谁家有事,请假都必上门去帮忙。
对于这样的事,这肯定不是个例,不管在哪儿肯定都有。
所以在村里,人情来往这个词说的好,就是要有来有往。
谁家头上都会有事,你不去帮忙别人,到你有事的时候,别人也会干看着。
到了中午,准备开席的时候,负责给大家倒酒的黄明苦着一脸来找到张安。
“安子哥,酒桶里的酒都倒完了,还有几桌人没倒上,咋办。”
倒酒的活计并不麻烦,相反还有些轻松。
只需要提着酒桶,挨桌给大家倒酒就成。
但现在,黄明觉得这差事有些不大好办。
因为主家把酒全部交给了他,现在倒完了还有好些客人没倒。
要是因为这个事情,影响到别人对周洋家的印象,那说起来算是他没把事情办好。
而张安一听就有些发懵,周洋家里昨天可是准备一百多斤白酒。
就算是昨天倒了一些,但也没倒掉多少,怎么今天才中午这一顿就不够用了。
上次他跟苏颖结婚的时候,一顿也就用掉一百来斤白酒。
“三桶酒你都倒完了?”
张安还以为是黄明没找到装酒的酒桶,所以问了一声。
“可不止三桶,三桶半都倒完了”
听了黄明的解释,张安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
原来张安家里上次摆席的时候,因为是农忙时节,所以大家都是尝了一点就打住,并没有放开喝。
但现在,寒冬腊月的季节,田里地头没什么活干,大家都闲坐在家。
再加上冬天有些冷,这种时候喝上一些也能稍微御御寒。
而且在长箐这一带,男女老少多少都能喝一下。
所以黄明去倒酒的时候,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摆着碗给倒上一些。
有些喝的比较厉害的,现在没什么事情忙活了,就敞开了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