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工程队与铁道(2 / 2)

西方的贵族就学会了开始讲道德?

连初夜权都不愿意放手的西方贵族,会变成一心推动民生的阶级?

工业革命。

本质上是西方贵族阶级的盛宴。

十九世纪。

英国还在羊吃人呢。

西方的商人同样是地主。

例如童年三部曲中的磨坊主,也是当地的地主。

同样的道理。

在明初。

还未兴盛的地主阶级,是推动不了工业革命的。

只有勋贵才可以。

而且是能让皇权妥协的勋贵。

朱棣本身就是最大的藩王之一,他还是未来的皇权。

而自己则是未来的未来的皇帝。

朱高炽敢向朱棣提出要搞工业革命。

换做其他的人当着朱棣的面,要搞所谓的工程队,就只个“队”字,立刻引起猜忌。

但也就有眼前的朱高炽了。

哪怕朱高煦都不行。

朱棣虽然心里有些忧虑,却也没有打断长子的话。

长子,是要撑起家业的。

“煤的价格还有下降的余地,成立工程队,在各煤场修建铁路,从矿区直接修到北平城。”

又是一个忌讳。

“铁道是何物?”

朱棣一脸的纳闷。

长子从哪里学来的东西,尽是他没有听过的。

不过人就是如此。

越是别人说些听不懂的,还越是吃这一套,反而觉得高大上,有搞头。

朱棣也摆脱不了这种习性,有种儿子成才的欣慰。

世界上最早的铁路,诞生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从最开始只能抽水用的蒸汽机,经过百年的技术发展,人们终于把成熟的蒸汽机装上了火车。

同样。

蒸汽火车最开始的运用也是用在了煤场之中,连接城市与港口,通往煤炭产地。

火车的前期市场需求是用来拉煤。

现在万三蒸汽机,只是初代产品,想要装上火车那是天方夜谭。

抽水用的蒸汽机,与火车头上的蒸汽机,两者虽然都叫做蒸汽机,原理也相似,但其实已经是两种产品,划时代的产物。

不过。

抽水用的蒸汽机不行,却可以用马。

马拉火车。

本来是一个过渡的产物,但却正好合适当下。

“铁道是一条专门的快速道路,可以比直道还要快速以及大量的运输商品,更可以运输人。”

在最后一个字上,朱高炽拖长了声音。

朱棣能听懂吗?

当然能。

长子的意思是,铁道可以快速的行军。

“可以修到草原上吗?”

朱棣无师自通,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能。”

现在不能,未来一定能。

受限于产能。

这才几个月而已,已经把煤矿业推动到现在的地步,朱高炽非常满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