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难为的。是朝廷没有设定防灾救灾保障体系罢了!”
秦钟撇一嘴,也不想在这浪费时间,招呼着便要上马车。
隆泰帝听到一个新词,顿时好奇,急忙拉着他。
“何为防灾救灾体系?”
“自秦汉始,历朝历代皆有储粮赈济办法。到前明时,更设义仓民仓。只需在前明办法上,加大鼓励各省官民捐粮建仓,区区一隅灾难如何应付不来?”
秦钟看了隆泰帝一眼,不屑道。
隆泰帝却浑身一震。
这办法竟和他想得一样。
狐疑看向秦钟。
又问:“若是官民不捐,你该何处?”
“为官者为名,为民者求前程,投机者求利。一手名利前程,一手狼牙棍棒。以地方官为先,谁若不捐,先上功德碑让百姓唾弃。有了这污点,罢其官,便禁其子弟进学取仕。”
隆泰帝听得心惊。
倒不是因为秦钟办法有多好。
而是……
这是一个十二岁孩童能懂的?
这是一个十二岁孩童能有的狠劲?
禁一族子弟进学取仕。
多狠毒的法子啊。
谁教的?!
隆泰帝眼神里藏一丝凌厉锋利。
又问:
“这倒是个办法。只是官民捐多捐少,你会如何定数?”
他哪里知道,秦钟都是从前世历史课本上学的。
“此法只是其一,还需另一法制衡。”
“另一法?”隆泰帝倒想听听秦钟能说出什么办法来。
“对,另一法。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既能查清谁贫谁富,又能让没地贫人免遭赋税压力,避免成为流民。”
隆泰帝听着,心中却已掀起巨浪。
这等办法,他也想过。
而且是认真的想过。
只是由于太上皇的缘故,这想法也只是暂时压在心底。
实在没想到,一个小孩儿会说中他的想法。
秦钟却愣在那里。
【秦可卿好感度 1,阳寿增加1天】
【秦可卿好感度:83(好感度满100,额外增加3年阳寿)】
满心困惑。
昨天秦可卿才加了1点好感度。
还是用将近30天读书换来的。
今天怎么就又加了?
好奇往马车看去。
只见着车窗帘子被掀起一角,露出半张绝色的脸,笑盈盈地望着他。
噗通~
噗通~
这个姐姐,让人有点想犯错。
秦钟深吸一口气。
回头过来,竟发现陈大爷也歪着脑袋顺他视线去看。
“瞧什么瞧,那是我……什么也和你没关系。”
秦钟轻推隆泰帝一把,害得周围人皆是一惊。
也没发现隆泰帝在暗暗挥手阻止。
倒是秦业,在前边等了一会,见鲸卿与可儿没有跟上。
便折身回来,就见了这一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