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定国安邦之策(2 / 2)

朱标和朱民年纪相差无几。

“小少爷,你以为我儿子年纪相仿,你又救了我的夫人。我们一家在皇城还是有些权势,要不给你这个好一点的官位。未来待在皇宫里面出人头地的机会更多一些。”

“无需,您太客气了。睡觉是我所愿,安逸是我所愿,吃喝不愁是我所愿。世界千万般美好,皆是我所愿。唯独出人头地,考取官名并非我所愿。如果真的想要考取官名,我现在的官位至少是六品朝上。”

朱民具有夸张成分。原主主要突出一个词,废物。

什么都不会,整日流连于青楼柳巷之地。二十四小时在床上度过二十小时。

“昨天先生所说,我思索一整晚,竟未能发现疏漏亦未发现,可就大明之计”

朱标对于昨天朱民,所说的话语,思考良久。直到凌晨四五点才睡去。

他也是跟随着朱元璋,从南打到北。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没少参加。朱元璋登基以后,自己就,很少出宫大部分时间都在宫内接受教育。最近几天正在尝试批改一些奏折。

“前些年北部旱灾,南部大涝。收成毁去十之八九。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所幸朝廷及时放量赈灾,方才止住局势。如若大明再次出现天灾,当如何应对。”

朱民一脸疑惑的看着朱标,e。

这是一个官二应该问的问题吗?

“我就只是一个富家少爷而已,并非大禹。抗灾治洪之策完全不知晓。”朱民没信口开河,抗灾治洪之策无非是南水北调,西部工程这些前世之人耳熟能详的项目。

南水北调到底走哪一条路线他还真不知道。

“所以说我没有抗灾治洪之策,但我有安邦定国之法。稍等片刻我这就将其拿出。还请你们务必献给皇上。”说着朱民,趴到床底,从系统空间处把【农业杂交指南以及心得】前面几十页撕下来。装作这本书原本就在床底的假象。

朱元璋看着朱民手中拿着的一叠黄色纸张。不经疑惑道:“这就是所谓的安邦定国之法吗?就凭借着不足百页的纸张就能够安邦定国吗?如此那岂不是把4000多年以来的帝王传承,踩于脚下。”

这大叔还真是敢说,估计在朝廷中也得罪了不少人。

就凭借着刚才那番话语,都能够让对手弹劾他好几次了。

“这就是安邦定国之法,如若当今皇上能够读透。至少能为大明多家百年寿命。”朱民不是胡扯,里面讲述了,植物杂交的基本技术。

只要按照上面的操作进行选苗以及杂交。不出50年必定能够培育出高产作物。说是能够延续大明百年寿命也实属谦虚。

朱元璋接过这一叠黄色纸张,翻开看了看。上面全是写着如何选苗,如何育苗。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

上面所写细致入微,甚至连朱元璋这种没种过几天地的门外汉都能够看得懂。

朱元璋虽然是贫苦出身,但种地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小时候为地主放牛,然后去当乞丐,出家,参加起义军……一直到后来成为皇帝都没有怎么种地。

如果把这本书交给那些精通农耕的专家,必定大有作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