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虫族与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2 / 2)

朱元璋让锦衣卫经常看一看齐王是否还活着,其他事情就没有更多在意。

只要那些驻守边疆的皇子不死于意外,那么朱元璋就满足了。

“这只是一些经验,偶尔看看农民在地里耕种。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这些道理。”

对于朱民说的话,朱元璋半信半疑。内心虽然有诸多好奇,不过也没有过多追问什么。

自己儿子知道有些农耕知识,也是正常。

“这些大米确实不是大明所产,全是用金钱与其他世界交易而得。一两金子可以换取七八千斤,这种品质的大米。如果把价格平安城七八千份,这样一算来,比自己种地来的更加划算。如果降几个档次改吃高粱米,可以换到更多的高粱米,虽然吃起来并不好吃,但是在饥荒之年从其他世界交易高粱米,完全足以上大明快速脱离饥荒。”

正在朱元璋遥想着未来的时候,朱民弱弱的问了一句。

“金银在大明流通,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如果与其他世界做交易,总量必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大明朝长期购买粮食必定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巨大干扰,后患无穷。”对于这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还是略知一二。如果只是短期来交易一些食物渡过饥荒,这无可厚非。

如果长期依靠交易来获得粮食,并非长久之计。趁朱元璋打算长期购买粮食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之前将其击碎。

“我们可以高价从其他世界收购培育种子的技术,父皇你应该也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我们大民能够掌握培育种子,改良种子的技术,凭借南部和西部那些肥沃的土壤,完全可以养活大明所有人。如果把大明朝大部分土地全种上高产的庄稼,甚至能够养活大明朝两三倍的人口。”

这些道理当然朱元璋他也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培育方法,就能够长期受益。

“可是培育种子这种重要的技术,其他世界的人未必会交换。”

“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外,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够使用价钱来衡量。如果实在不行,只是价格没谈妥而已。”

“既然其他世界有如此好的大米,米种卖给大明一些米种也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只是光光购买米种,即使一代代产量逐年降低,那么大明也可以省下大笔银子。”

一众皇子七嘴八舌,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十几个皇子,你一言我一语,场面颇为混乱

朱民缓缓退出皇子圈子。

马皇后此时坐在床榻边缘,默默的看着一众皇子谈论国家大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些皇子中大部分不是他亲生,但他对这些皇子却像亲生母亲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