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分封(2 / 2)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 1140 字 2023-05-13

但只要根据地存在,那么自己就有东山再起,就有继续战斗下去的本钱。

所以,在现阶段,尽快争取分封到辽东,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因为没人比姬康知道,在战国末期,这最后的几十年里,燕国现在所谓的“精华”地带,是如何被战火一次次所摧毁的。

而辽东地带所蕴含的金、铜、煤、铁、树木等资源,是多么的丰富!

而潜藏的人口资源,土地潜力又是多么的巨大。

姬康可不认为箕国、东胡、山戎、扶余等人口是蛮夷!

以姬康看来,这些都是华夏之人,都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再有二十天就要进入腊月,蓟都城内又飘起了雪花。

街道上的行人,也明显减少。

但此刻在蓟宫的议事大殿上,一场决定着姬康命运前途的讨论正在进行。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朝堂,永远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

秦赵两国做为当今天下的两大强权,在其他诸侯国内的大臣中,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燕国朝堂也概莫例外。

以栗腹、荣蚠等为代表的“亲秦派”,和以將渠、乐间等为代表的“亲赵派”,是每次朝堂上的两个“永远”主角。

在燕国与秦国所签盟国条约之前,燕国与赵国却早签有盟约。在姬康的曾祖父燕惠王登基之后,由于燕惠王太能“折腾”,引起赵国的强烈不满,燕赵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

在相国公孙操弑君后,扶持姬康的祖父燕王姬荤登基。

秦国见缝插针,给了燕王姬荤很多帮助,

秦、燕两国联姻,姬嬴氏嫁给了燕国的太子,更引起赵国不满。

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惠文王,差点派兵把燕王姬荤,从燕国的王座上“拽下来”。

最后在燕相公孙操和赵国上卿蔺相如的斡旋下,让燕太子也娶了姬康的母亲。

燕,赵两国关系才稳定下来。

因此,姬康和母亲,不受燕王和太子的“待见”,是有历史原因的。

燕秦两国在签订盟约时,將渠、乐间等“亲赵派”大臣,考虑到盟约还是对燕国有好处的,并不影响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并没有阻拦燕秦两国盟约的签订。

而今年燕秦签订的攻赵秘约,仅燕王姬荤和相国公孙操、栗腹等少数人知道,而这些“亲赵派”大臣都毫无所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