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王七年(公元前二百六十五年)的正月。
姬康前世历史上许多发生的大事,都在酝酿之中。
燕、秦、赵、韩、齐五国之间的情势,更是暗流汹涌。各国之间的使者在往来穿梭,各国的军队也在向边境聚集,各国的密谍之间更是刀光剑影。
就连草原上的匈奴单于,也从王庭派出狼骑。
在广袤的草原上,向各部落传达着汇聚的命令。
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宫。
赵国在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登基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君臣、将相和睦,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
尤其是军事上,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秦军虽然强悍,但被赵国数次击败。
赵国在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时,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
自此,赵国国力空前强大,被誉为“关东第一国”。
但晚年,赵武灵王犯了个致命错误,在选定继位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最后才立了小儿子,也就是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赵何为王。
这让姬康的外祖父赵何的大哥,曾做过赵国太子的代城君赵章,很不高兴。
在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二百九十五年),赵章发动了叛乱。
赵武灵王的弟弟赵成和大将李兑率军平乱,代城君赵章逃往武灵王沙丘行宫中,企图让父亲赵武灵王保护自己,结果还是被杀。
而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也被赵成和大将李兑,围困活活饿死。
赵惠文王四年,赵国发生的“沙丘之乱”,对赵国的影响很大。
虽然经过此事后,赵国国力有所衰退,但亦然强大。所以在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赵国依旧让各国特别是秦国不敢随意进犯。
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国力更加强大。
为试探赵国的虚弱,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百六十九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过韩国境内的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
此战秦国没想到的是,反被赵国大将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
这让现在雄才伟略的秦王嬴稷,异常郁闷。
在不甘心失败的情况下,再派兵出击赵国,又被赵国击败。
这下秦国,可不敢随便侵犯赵国了。
而秦王嬴稷则把赵国,当成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