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来到贾政的书房梦坡斋。
李嬷嬷倒是硬着头皮来了,可走到门口又有些胆怯,扭捏推辞不敢进。
还是贾政开口请她才进去。
“你们在大观园里吵什么?”
以贾政从前的性子,这种事儿他是不会过问,最多派人去呵斥几句。
但经王夫人劝说,换位一思考,也觉得父子关系搞得如此僵硬,实有他的原因,管教孩子的方式或许存在问题。
这才让他借机主动将宝玉叫来。
而宝玉不知此情,只当贾政叫他来,肯定又要训斥一番,他也做好了准备。
如果与贾政理论起来,他不觉得自己会输,因为反驳贾政根本不需要多少语言。
只需问两个问题就够了。
第一贾府平时的油米酱醋盐你管过吗?
第二你知道贾府每年进项多少又支出多少吗?
保证能把贾政问得哑口无言。
贾政说是正儿八经的当家,可荣国府如今到底什么境况,他根本一无所知。
既然如此,那就没资格训斥人。
所以这次来宝玉心里倒是坦然多了,不怕与李嬷嬷对质。
留下探春并不是想让探春为他辩护,而只是作为一个见证人。
作为探春,从一开始就铁了心要为哥哥辩护,无论如何她是不会向着李嬷嬷的。
此刻贾政问及,李嬷嬷支支吾吾又说不出个所以来,有些话在宝玉面前敢嚷嚷,来贾政面前又是另一回事了。
贾政一向严肃,他可比不得性子好的宝玉,这个府里人尽皆知。
况且让她说什么报房的事儿,她压根也说不上来,哪知道什么木活字印刷、胶泥活字印刷、什么铅印啊?
最后还是探春代为回答。
尽管探春也不知道报房的事儿,但知道李嬷嬷无非为了大观园整改,怪宝玉得罪撵走了一些人,又怕连累到自己儿子。
重点是怕连累她儿子。
说到底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以探春的口才与逻辑,说起来并不难。
其实不说,贾政也知道一个大概。
听探春说完,贾政对李嬷嬷说道:“这些事儿我本不想过问,可你们在大观园里吵闹成何体统?整改开恩放人是老太太点头同意的,你这一闹,不是打老太太脸吗?”
李嬷嬷脸色顿时羞红,想说但又不知道说啥,没想到贾政直接搬出老太太。
且听贾政的口吻,分明是在质问责备。
她更不敢辩护多说了。
本来她也没想来找贾政理论,不过是想吓唬吓唬宝玉,若能唬住当然最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