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在堂下等候,壮缪侯唤那书生上前问答。当时听壮缪侯曾言:沧州某地尚缺一任城隍,汝即刻赴任可好?”
“未曾想那书生拒绝,言说家中老母尚需照料。诸神感念他的孝心,允他九年假期。”
“让吾接替那书生,做了这献县城隍。临别之际,吾赠他小诗一首。只是时过境迁,多数记不清了。只剩下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吾自接任这献县城隍,已有三百年之久。”
“自伪元顺帝至正七年起,吾便守候在此。”
李羲听罢,心中不禁感慨这张城隍的运到。竟然遇到这等奇事,能参与城隍大考。
虽落选,但运气好那书生推辞,得了献县补缺。可心中疑惑依旧不减,这城隍口中乃是九年假期。
如今三百年过去,时间也对不上。不由开口询问道:“神君,晚辈还有一事不明。”
“李公不明之事,无非就是当年壮缪侯曾言的九年之期罢了。”
“那书生九年期满,转任他处。吾留任此地,不过是做看守之用。”
得了城隍的解释,往日一些心中疑惑,也在此刻得到解惑。
李羲此时心中明悟,为何献县中诸神俱在,可还是有鬼魅害人之举。这阴司诸神,大部分都在他处,常留县内不过小部分罢了。
“神君所言看守,莫非是那所谓的东山鬼国?”
“李公所言不错,正是那东山鬼国。”
“虽为看守,实际上不过是日常巡查罢了。真正的看守,乃恒侯。只是恒侯游历诸天,每年不过落居此地半月。”
“之前东山鬼国异动,君主苏醒。若非恒侯正好落居,镇压东山鬼国。否则那鬼国之民全出,这献县恐怕早已做人间炼狱,阳世鬼居。”
“今日拜访李公,不过是因恒侯临去之时,让吾转交一物与李公。”
城隍话锋一转,自怀中浮现一物。此物乌黑透亮,乃是一副卷轴。
自城隍手中接过,李羲打量起了这副卷轴。卷轴乃玄铁做柄,软玉做书。上面乃是一副道人伏魔图。那道人身穿百纳降魔衣,上绣北斗天文,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活灵活现。
画上道人披发跣足,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一手持雷令号令诸神,一手持法剑赫赫威风。
脚下千百魔王,皆惧俯首叩拜称臣。
“这是?”
李羲看着手中的卷轴,上面道人伏魔活灵活现。手中雷令浮现玄奥妙法,若能细细参悟,定可悟出无上正法,白日升仙之道。
“此为恒侯所赠,乃是李公除去那画皮鬼赏赐。”
城隍看出李羲的疑惑,出声解释道。
“吾昔年曾听恒侯提起一桩往事,乃与此物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