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倒也是让整个大唐的治安有转好的迹象,甚至就连备战也比平时快了几分。
需求的粮食被一一运往边疆,就在大唐的朝廷决意没有多久后,一份几乎异曲同工之妙的军事奏报,也落在了李隆基勤政楼的桌子上。
大唐军队里的两大巨头一前一后的统一了策略,那么对这位大唐的天子而言,其余的事情就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一字谕旨落下。
“伐!”
对渤海国之战就已经成为了如今大唐朝堂的主基调。
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渤海便已经成为了众人征讨的对象。
各种罪状被罗列出来,与突厥关系密切,联络黑水靺鞨对臣服于大唐的新罗国领土虎视眈眈...
可以说只要是需要,近乎随时就可以将开战的理由变得光明正大。
而就在朝堂上还在想要怎么宣布各国,让这个原因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时候,随着大量的物资运送到渤海一线,幽州节度使(卢龙节度使)在安东都护府,就已经为这些大人物们想好了对策。
劫掠大唐的边户,抢夺大唐通商民众,自然就需要大唐军队去保境安民。
甚至在关键的策略和开战命令都没有下达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主动出击,在边线地带对渤海国的许多土堡边关进行了摧毁!
...
自从张守珪离开幽州入朝,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接替他节度使身份的并非安史两人中的任何一位,反而是由一位名为裴宽的河东裴氏之人接替了这个位置。
说白了也是为了令文臣过去清理一下张守珪在任的时候,这些骄兵悍将太过出格的问题。
这位裴宽是出了名的眼里不揉沙子,刚正不阿。
他刚上任就听闻了北平军使乌承恩凭借自己的权势,贪受贿赂,谋取私利,民甚怨愤,结果他不顾自己上任不久,根基都未稳,直接就将乌承恩给拿下,绳之以法,狠狠的震慑了一番幽州节度使的这些军头。
哪怕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起码在明面上也是对他恭恭敬敬。
只不过裴宽压得住一时,压不住一世。
不说河北世家那些人,积极的想要积累在军方的势力,就说这些外族胡人,为了自己的功勋也要不断的挑起边衅,才能有望不断的累积战功。
这种事情被裴宽发现了好几次,已经下令处罚了许多次了,依旧是屡禁不止。
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军头的杀性难改,不对外就得对内了。
于是乎才凭借对朝廷和国势的判断,让这些人将目光从契丹,奚族部落之地,放到了渤海国上。
现在看朝廷的安排情势,正应和了裴宽的判断,自然就更令他威严增添,也是趁势而下把一些不服管的军头,放到了渤海一线的位置。
既然他们要这功勋,那就让他们去争吧。
战场上刀剑无眼,还说不清结果如何呢!
然而裴宽还是小觑了这些人骨子里那一股狼性,在安史两人的带领下,渤海国针对大唐设立的诸多边线关卡,几乎是被他们短时间连根拔起。
若是有人远远眺望,就能从山麓南侧一直到北侧都看到一道道火烧燃起的黑烟,也代表了那无数生灵的涂炭!喜欢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请大家收藏:()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