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沧海桑田扬州梦之十一:“覆明六凶”后裔(2 / 2)

前年,甘肃回部特殊派别叛乱,赵无极曾带领着三百骑兵出战,结果他三百骑兵作为先锋一战就将起义军首领田五纠集的一千五百骑兵击败,随后起义很快就被清军扑灭了。

清廷自然大喜,立即将赵无极从世袭三等男爵提为世袭一等男爵,并将其抬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赐予黄马褂以及巴图鲁的称号。

到了眼下,赵无极的骑兵队伍已经增加到五百人,实际上就是江宁将军府八旗兵最大的一支兵力了,成为参领也是理所当然。

赵无极在得知特鲁琴人有可以连续发射六枪的特殊“短铳”后,这内心一直痒痒的,在他内心深处,若是能从战场得到一两支,然后让江宁城火器坊的工匠仿造,将来装备他的骑兵,岂不是如虎添翼?

他甚至有些幻想自己将来能够封侯的美妙前景了,要知道汉将想要获得子爵以上世职除非你是清初跟着大军南下的家族,否则能得到男爵的世职就是莫大的荣光了。

他在甘肃之役立下大功,也只是将世职由三等升到一等,虽然被抬入满洲八旗,他显然知晓那是因为此时的满洲八旗因为长期作威作福已经有些糜烂了的缘故。

如今驻扎在全国各地满城的满洲八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已经被新满洲、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取代了。

否则也不会让策巴克这位蒙古八旗子弟当上了江宁副都统,并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任江宁将军。

话又说回来,虽然重视汉军旗,但与蒙古八旗比较起来就不够看了,这也是赵无极有所不满的,他极度希望能够再立下大功以有朝一日成为像策巴克那样的人。

至于另外五人,目前的职位还不如赵无极,但却一个个大有来头。

满清立国至今,皇族、勋贵子孙繁衍甚多,已经有明朝的迹象了,不过清朝显然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对于皇族、勋贵的封爵采取了汉武帝那样的阳谋,那就是世职并非永远承袭,而是一代代递减。

若是家族男丁众多,又再来一次递减,比如皇族中最低一等爵位奉恩将军,虽然号为正四品,年俸却只有区区二百三十五两,粮奉也只能勉强满足一家子吃饱。

想要提高爵位就只能亲自上战场厮杀得来,管你是什么皇亲都是如此,于是便造就了一大批坐吃山空不得不变卖田庄、商铺的所谓皇族、勋贵子弟。

这些人过的显然不如和珅这样的实权派,估计连一般官员都不如。

江宁将军府大致如此,当时进入南京城后不久便有一部分满洲八旗留了下来,其子孙世据满城,有的一开始还是高官,但到了这一代便落魄了。

不过,策巴克显然想唤起他们身上的祖先荣光,又是皇族、勋贵之后,肯定不会是满奸,便借着大肆编练团练的机会提拔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