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朝廷的不作为,再加上地方官府的糜烂腐败,这便是各地反元之势弹压不下的原因,长此以往,各地相连,以点及线及面,才是元朝烈火烹油、火上着锦的时刻。
宋青书却是不能看着明教势力愈大,与其坐视旁观,不如将其打散重组,整合成独属于自己的势力,而今明教各自为政,张无忌居中调停,正是下手之际。
……
洛阳城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城中繁华犹在眼前,处处雕楼画栋、笙歌阵阵,汉家这六朝古都仍旧沉浸在它曾经的辉煌中。
宋青书骑马至东街,寻了一个卖油饼的老丈,打探那细雨楼的地址。
“细雨楼?”
老丈绕着围布,拨弄着油锅里椒香的油饼,低语了一句,接着摆了一下头。
“老丈我在洛阳卖了几十年油饼,却从未听说过有这一楼,翠香居,白玉京,怡红院倒是听过不少。”
宋青书目光微怔,看了一眼老丈,拱手谢过。
老丈口中所述,乃是三处青楼,岂不料那老丈以为他在打听青楼去处,让他好一阵羞恼。
我宋青书堂堂正正的武林高手,岂是这等人?
转身又去问了几处,却是一无所获,宋青书手拿着一封信笺,心中大是苦恼。
临走时,丁敏君给他这封信笺,若是想要打听消息,便去寻那细雨楼,这封信笺内容,料必是以峨眉派为名头,希望那细雨楼行个方便。
这细雨楼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在各门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因它专司探听消息,售卖情报,专门做一些暗地里的事情。
宋青书便有了收服这细雨楼,专门为自己哨听情报的想法。
不料出师不利,连人家的据点都没有丝毫着落。
却在这时,一个身姿卓然的女子,按着腰间宝剑寻了过来。
“听说你在寻找细雨楼?”
女子面色冷然,英媚的大眼睛中眸光闪闪,耳垂上的银色耳环,左右晃动,炫着一圈圈粉色,愈发衬的女子较小玲珑的耳垂,莹润白皙。
宋青书闻言,面色古怪,英武的眸子在女子身上打量一圈,见其一身束装腰悬宝剑,束发成冠,手戴护腕,似个富贵人家的公子。
但却耳悬珠坠,头带珠钗,玉肩如削,腰如约素,眉眼间顾盼生姿,竟有几分闺阁女子的柔婉与灵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