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脉诊(2 / 2)

中医何志华 执针天下 1035 字 2023-06-02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家正眼》中曰:凡诊脉之道,必须调平自己气息。两处说的就是要医生和患者都平心静气。”蒋雪继续为何志华指导,因为蒋雪很清楚,脉诊的第一次至关重要,必须要将理论知识给何志华讲解清楚。

何志华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随后三指精准地定住了女患者孙欣的寸关尺三部。

蒋雪此时点了点头,缓缓的开口说道:“诊脉下指的力度应由轻渐重,采用浮取、中取、重取三种方法,以辨脉的深度。”

“如《诊家枢要》中又曰: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中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亦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现,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难经·第五难》中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蒋雪清徐不急的声音让张潇顿时沉静了下来,开始按照蒋雪所说开始诊脉。

这时候何志华想起了自己在学校曾经读过的书:“《四诊抉微》中曰: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如阴阳表里,上下来去,长短溢脉覆脉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时脉,以审胃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何部异于众部,便属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极者,以决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何志华用不熟练的脉诊细细诊脉,三指齐寻,然后单指各按寸关尺三部。

同时回想《难经》中关于诊脉的内容,《难经·第十八难》中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何志华认真诊起脉来,心反倒是静下来了,细细甄别患者每一部的脉象,蒋雪也在一旁悉心指导,何志华脑子里也在回忆之前课后练习的感觉。

蒋雪见到何志华这样,也是微微点头,何志华虽然现在表现的有些差,但是理论知识却是掌握的很好,而且天分也不错,能静下心来,悟性更是不错,这让蒋雪松了一口气。

一个好的中医,必然是需要有天赋的,毕竟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